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時還要照顧國家的重點建設”。把“戰爭勝利、物價穩定、進行建設”作為1952年的要求。毛澤東概括成為“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後,周恩來指出:關鍵在“穩”。1950年市場物價穩定,為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1952年工農業總產值827。2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比歷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長20%,其中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45%,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48。5%。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鋼產量為134。9萬噸,糧食產量為3088億斤,棉花產量為2607萬擔。這一年,國家財政收人為183。7億元,支出為176億元。職工平均工資比之1949年增長60一120%,農民的收入也增長30%以上。

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勝利完成了。重要的工業企業銀行、鐵路等國民經濟的命脈掌握在國家手裡,起著主導的作用。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大陸上的反革命殘餘勢力基本上消滅了;平息了匪患,消滅武裝匪徒240多萬人,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全國修復和新建鐵路通車線路2。4萬多公里,公路12。7萬公里。土地改革除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和臺灣外,在全國基本完成,徹底推翻了長期統治和壓迫中國農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鞏固了工農聯盟,為進一步建設創造了條件。

九、意氣風發的十年

人民的總理周恩來,是全國人民的總管家。從內政到外交、內政中的政治、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