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72

五年之內,經濟結構李曉峰不會做大刀闊斧的修改,而是會甩出一些誘餌式的改革措施,比如允許小規模的私有經濟出現,比如小商品經濟什麼的。先給之前很僵化的小商品流動領域注入一點新鮮血液,因為在這個方面蘇聯當前的模式真心是很糟糕。

對於蘇聯的家庭主婦來說最煩惱的事情就是購買生活物資,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幾樣在蘇聯統統按人頭按定量供應,有錢沒有供應票那也是買不到東西的。但是蘇聯這個按量供應從來都是緊缺的,也就是說買什麼都得排隊,去晚了那就明天趕早來排隊吧!什麼?你說家裡等米下鍋,對不起不能通融,這個國家計劃規定的,誰讓你不早點來排隊呢?

蘇聯的政治笑話裡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實在是太多太多,老百姓對於這種蛋疼的供應制度實在是吐糟不已,但為什麼一直沒有大的改變呢?原因非常簡單,遭罪的僅僅是老百姓而已,對於官僚特權階級來說,隨隨便便就可以開後門,買東西從來都不算為難。

所以說改革這個玩意兒總有人有一個誤區,總以為要改變的是老百姓,這尼瑪不是扯淡,小老百姓根本不能決定國家大計方針政策,能做出決定的從來都是上頭的精英們。而恰恰需要作出改變的是那些精英,因為老百姓從來都只能被動服從從來都處於弱勢地位,處於強勢地位的精英們說什麼就是什麼。整個國家的利益分配方式是抓在那些精英的手裡,而不是老百姓手裡。

在這種不對等的情況下,老百姓能夠決定什麼改革?這麼說吧,改革就是對既定的利益蛋糕做重新分配,而在這塊蛋糕裡面,老百姓能佔多少?往往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總是社會貧富差距懸殊,一小部分吃得滿嘴流油,絕大部分在掙扎的時候。也就是說要改革的物件絕對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一小部分朱門酒肉臭的傢伙,必須將蛋糕從他們嘴裡搶下來,多分一點給普通人。這才是正確的改革方式。

如果改革的目標對準了本來就過得比較艱難的老百姓,那這就不叫改革那叫做搶劫和刮地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後世印度的換票措施。那真心就是一次赤果果的刮地皮行動。舊鈔換新鈔突然不說,只給極短的兌換時間也不說,僅僅是公民憑身份證明去銀行兌換就值得大力吐糟了。

為什麼呢?可能在很多同志看來這沒有問題嘛,墓地搞換鈔打的就是打擊貪腐和逃稅的名頭,就是想將那些來歷不明的黑錢逼出來。用身份憑證合法兌換沒有什麼不對嘛!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情況就叫程式正確實質錯誤,墓地的搞法就屬於這種情況。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太特殊了,十幾億人中間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文盲,這真不是開玩笑的,雖然印度自己官方給出的資料是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文盲率(僅僅是這個資料就很嚇人了),但是這個資料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什麼叫文盲這個標準不好界定,說不客氣點印度的那個脫盲標準真的是相當的低,會26個字母會寫自己的名字在印度就可以不算文盲了。這個標準低得讓人髮指,如果按照正常的標準算,印度至少有七八億文盲,也就是說印度的文盲率很有可能在60%以上!

可能有同志又要問了,文盲跟你之前說的有什麼關係?彆著急,慢慢來,因為文盲是很痛苦的,很簡單的一件事,文盲去辦各類證件就相當的蛋疼,各種表格你不會填,你就很可能申請不來有效的證件,沒有有效的證件就無法去銀行開戶,而無法去銀行開戶就意味著你沒辦法合法的將舊鈔兌換成新鈔。

說到這裡,大家都應該秒懂了吧。對於大量底層的印度人來說,因為沒有身份證件自然不可能有銀行戶頭,所以在這一輪迫切的兌換舊鈔中根本就不能換錢。等於說,他們之前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血汗錢就被“蒸發”掉了。這不就等於是颳了一層地皮麼?

可能有同志會說,墓地這實在打擊腐敗、逃稅和洗錢,應該還是有效果吧?恐怕這個效果也是很難說的,什麼腐敗、逃稅和洗錢其實基本上跟印度的基層老百姓沒啥關係,他們沒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的恰恰是印度的精英們,只有他們才可能腐敗才可能逃稅和洗錢。而墓地的換鈔大法打擊他們恐怕也很難。

因為這一批人基本上控制了印度的國計民生,他們很容易將自己手裡的舊鈔轉嫁給那些可憐的基層老百姓,很簡單的一點,老百姓買東西的時候,他們可以選擇只接受新鈔但是找零的時候卻只給舊鈔,要麼接受要麼你什麼都買不到。如此一來老百姓就得不斷地重複去銀行排隊換鈔票,也就有了新聞上喜聞樂見的那一幕幕。

不過話也說回來,三哥的忍受力真心是非人類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