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辦法。
且不提古德里安的動作,羅科索夫斯基這裡是長吁了口氣,實際上在最後一天時,他的部隊也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德軍還能維持前一天的攻擊勢頭,那麼敗下陣來的絕對是他。
所以對於能獲得第一回合交鋒的勝利,羅科索夫斯基僅僅表示了謹慎的高興。與此同時,他更多的在考慮下一回合該怎麼打。繼續上一回合的打法恐怕是不現實了,德國人已經看穿了他的計劃。也做出了有針對性的調整,並且他製造的“四十公里防線”已經被穿了個七七八八。再也沒有更多的縱深可以揮霍了!
羅科索夫斯基知道他必須要調整了,鑑於離二十天的期限還有一段時間,而又沒有了後退的餘地,擺在他面前只有一條路——死守!
所以羅科索夫斯基很快從那“四十公里”防線上抽調部隊,僅僅留下少許部隊在“防線”上騷擾敵人,主力退回到卡林科維奇城區依託三道真正能連起來的防線阻擊敵人。
羅科索夫斯基在戰地日記中寫道:“最殘酷也是最艱難的一回合就來來臨了,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硬碰硬的同敵人一較高下了!”
為了迎接艱苦的陣地戰。羅科索夫斯基囤積了大量的物資,最重要的是搶修了大量的堅固工事,幾乎將卡林科維奇變成了一個大軍營,每一幢房屋、每一條戰壕、每一片街壘和每一個散兵坑都有紅軍在駐守。對第六集團軍的官兵來說,擺在他們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守住陣地,要麼跟敵人同歸於盡。
就在古德里安和羅科索夫斯基在積極準備第二回合的交手時,在德軍內部也開始考慮調整了,龍德施泰德的軍團除了在開戰初期乘烏克蘭空虛突襲得手打了兩個漂亮的殲滅戰,在進入到基輔一線時,面對頑強防守的紅軍。南方集團軍群是寸步難進。
實際上不光沒有前進,反而被迫步步後退,攻陷基輔的計劃變成了蛋疼的圍城戰。北進莫斯科和東進哈爾科夫也分分鐘被蘇軍趕跑了,能維持現有的戰線都要感謝紅軍兵力不足。據說南方集團軍群這一段時間的表現已經引起了希特勒的高度不滿,元首強烈的要求龍德施泰德恢復之前那種勢如破竹的攻勢,儘快擊破紅軍的阻攔,快速地向俄羅斯腹地進發。
為了貫徹元首的意圖,德軍總參謀部制定了一個新的方案,核心思想就是尋找紅軍薄弱的防禦地段,然後集中兵力一舉突破之。而根據總參謀部的瞭解,此時古德里安的正面。也就是羅科索夫斯基的防線最為薄弱,如果能從烏克蘭的南方集團軍群中抽調出精銳的裝甲部隊插入該地區。很有可能在紅軍戰線的最中央鑿開一個大口子。
沿著這個口子,第二坦克叢集可以快速地向北突進。經過布良斯克向莫斯科方向進發。德軍總參謀部判斷,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突破,那蘇軍的防線將徹底的崩潰,消滅布林什維克將手到擒來。
很快這個新的作戰方案就被完善了,南方集團軍群將抽調至少一個集團軍投入了白俄羅斯方向,同第二坦克叢集一起向北突破。與此同時,為了隱蔽作戰企圖,也為了麻痺和誤導蘇軍,南方集團軍群必須在第聶伯河沿岸低地發動一輪佯攻,儘可能的將紅軍留在原地,防止他們前往增援第6集團軍。
不得不說,德軍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從有初步的意向到具體的作戰方案僅僅用了一個星期,10月10日,圍攻基輔的南方集團軍暫停了對基輔的攻擊,相當一部分兵力被調往了白俄羅斯,大約一個集團軍的德國鬼子經過科羅斯堅北上莫濟裡,而這一切羅科索夫斯基毫不知情。
而在德國人圖謀發動新一輪攻勢時,蘇聯方面在幹什麼呢?前線的紅軍依然在艱苦的維持戰線,而在後方,一場新的爭論已經爆發。
之前經李曉峰提議,列寧附議,紅軍當中的整風運動得以開展,不過對於究竟該怎麼整風,政治局內部的意見和分歧相當的大。托洛茨基認為,整風就是要肅清紅軍當中的逃跑主義和撤退主義毒瘤,必須要讓紅軍指戰員們鑑定一種信念——蘇聯的國土雖大,但已經不能再後退一步了。
對此,李曉峰是堅決不同意的,他認為對於畏敵不前者的整頓已經開展過了,已經基本肅清了紅軍當中的膽小鬼,絕大部分懦夫都被丟進了懲戒營和立功贖罪連,目的已經達到了,這時候再來一次,不是擴大了打擊面以及原地踏步嗎?
李曉峰認為,整風應該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要整頓的物件也不是那些膽小鬼和懦夫,而是紅軍指戰員當中普遍存在的政治上簡單粗暴、軍事上不求甚解、行動上極端教條的作風。扭轉紅軍當中存在這些風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