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調了大量兵力增強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不是一般的強大。用少數兵力在華沙吸引烏克蘭方面軍的注意力之後,中央集團軍群猛然打出了兩個拳頭,從左右兩翼發動了一次鉗形攻勢。
當天,德軍坦克第三叢集迅速地突破了紅軍薄弱的防線,威脅紅軍右翼第3集團軍後方,而紅軍左翼的第6集團軍也在德軍的凌厲攻勢下被迫後撤。這樣一來,直接導致紅軍中央的第10集團軍面臨著被合圍的危險。
為了改變不利的態勢。紅軍立刻集中機械化第6、第11和第14軍向德軍反撲,雖然一度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很快在成群的斯圖卡不斷招呼之下被迫撤退。
在這次反擊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居然有幾輛t-35和t-34衝到了德軍第17裝甲師的前進指揮所。當時在該指揮所裡的不光有該師師長馮.埃爾林中將,還有德軍坦克第二叢集司令古德里安和第47裝甲軍軍長萊梅爾森。好在這三位戰鬥經驗豐富,及時的臥倒才沒有被紅軍的坦克炮轟成渣渣。
一天之後,德軍坦克第3叢集攻佔了沃沃明,坦克第2叢集抵達了奧特沃茨克,從南北兩面向紅軍最後的撤退通路蘇萊尤維克逼進。
蘇萊尤維克是華沙東面的小城市,有鐵路通往佈列斯特,在沃沃明奧特沃茨克這兩座城市淪陷之後,這裡就是烏克蘭方面軍唯一能撤退的方向了。
7月11日。沙波什尼科夫按照軍委的指示,下達了總撤退令。命令第3、第10集團軍向蘇萊尤維克方向高速撤退。而紅軍第6集團軍則向加爾沃林方向撤退。
不過,此時戰場上的情況跟總參謀部制定的撤退計劃相去甚遠。總參謀部的計劃是緩慢有序的撤退,甚至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設想,在撤退之時要時刻注意德軍的動向。一旦德軍露出了破綻,機械化部隊馬上就要從撤退轉入進攻,轉過身去狠狠地再咬一口。由此也可以得知,圖哈切夫斯基是多麼不願意撤退,只要有一點兒機會,他都想馬上轉回到進攻狀態。
不過這種想當然的搞法真心是要命。因為此時戰場上的情況完全超出了總參謀部的撤退計劃,紅軍壓根就沒有有序撤退的可能。在德軍潮水般的攻勢下,第3和第10集團軍相繼陷入了混亂。更糟糕的是。之前這兩個集團軍在華沙消耗了太多的力量,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輛被擊毀,而且機動車輛又在敵人的空中打擊下無處可逃,更可怕的是儲備的燃料和彈藥也行將耗盡。這麼說吧,這兩個集團軍恐怕得靠著兩條腿來跑路了。
倉皇后撤的紅軍戰士一起向蘇萊尤維克方向湧過去,在總寬度不到20公里的狹窄走廊裡奔命,期間還要不斷遭受德軍的空襲和炮擊,所有的部隊亂成一團。
7月12日上午,沒等紅軍第3和第10集團軍撤到蘇萊尤維克。德軍坦克第三叢集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這座至關重要的逃生通路,紅軍兩個集團軍合計6個軍18個師約40萬人被堵在了華沙以東的一片狹窄的區域內。
這一驚人的變化震動了烏克蘭方面軍、震動了莫斯科中央軍區和軍委。形勢變化太快了,幾乎讓人來不及反應。
此時戰場上的態勢是。紅軍第3、第10集團軍被包圍,而在他們的東北方向,隸屬於白俄羅斯方面軍的第13集團軍和烏克蘭方面軍的第12集團軍正在同德軍第2、第18集團軍對峙,在東南方向,撤退中的紅軍第6集團軍正在遭受德軍坦克第2叢集的追擊。而在華沙方向,德軍第4、第9、第12集團軍正在收緊包圍圈,準備將包圍圈中的紅軍徹底殲滅。
“必須為第3和第10集團軍解圍。”伏龍芝沉重地說道。
不過具體該怎麼去解圍,伏龍芝卻想不出辦法,因為暫時看不出有那隻部隊能勝任這一任務,反正伏龍芝說完這番話就沉默了。
反倒是李曉峰什麼都敢說:“我認為第3和第10集團軍根本不太可能突圍,也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前往為他們解圍。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應該是乘著敵人合圍殲滅第3和第10集團軍的時間,大幅度收縮,用最快的速度將其餘部隊從東波蘭撤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儘可能地在基輔和明斯克一線重新穩定戰線!”
這番話可是太驚人了,18個師說放棄就放棄了?要知道之前紅軍在烏克蘭南方已經損失了12個師,再加上這回的18個師,累計將被殲滅超過60萬人!這個責任誰扛得起?
反正圖哈切夫斯基是扛不起的,而且他也不願意扛,立刻他就反駁李曉峰的說法:“一旦我們放棄第3和第10集團軍,意味著在未來至少半年內我們都將失去戰場上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