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民兵參戰,這個建議可是可以,但是有沒有作用,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為從1938年到1941年6月,紅軍就進行了幾輪擴軍,從原本200多萬猛增到了500萬以上,這樣迅猛的擴軍已經將之前的預備役和民兵消耗得七七八八,現在繼續抽調民兵,那兵員素質恐怕是更加難看。
這麼說吧,此時烏克蘭的民兵,絕大部分都是45歲到50歲之間“老年人”,這一批人中相當一部分是“老弱病殘”,不然之前增兵的時候就已經抽調走了。除開“老弱病殘”之外,剩下都是各工廠不可或缺的基幹工人,屬於熟練的操作工,將他們抽走,必然會影響工業生產。
反正軍委是不可能同意抽調熟練工人的,也就是說,這麼倉促組織起來的部隊戰鬥力真心是不會好看。
不光是兵源素質成問題,武器裝備更是成問題,之前的擴軍已經將紅軍能過得去的武器消耗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那些真心要麼是一戰時的存貨,要麼就是破爛,這樣的裝備能幹得過兇殘的敵人嗎?
不過當時沙波什尼科夫和鐵木辛哥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實在是情況緊急,哪怕是燒火棍也得用不是?
短短的三天之內,在鐵木辛哥的主持下,基輔地區的農民和工人就被動員起來了,臨時拼湊出了10萬大軍,編成了12個民兵師,專門用於防守基輔及周邊地區。
看得出沙波什尼科夫對這些民兵部隊也沒什麼信心,否則不會讓這十萬人蹲在基輔嚴防死守。這也是正常,畢竟民兵戰鬥力有限,拉到野外跟正規軍過招。真心只有被虐的份,而固守基輔地區的永備工事,打防禦戰生存性還高一點。
當然。之前也提過,基輔地區的永備工事修建得那叫一個水。問題是一大堆,不過沙波什尼科夫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有工事總比沒工事要強吧?
拼湊出了民兵部隊之後,沙波什尼科夫緊急調整了防禦部署,之前提到過的那20個師的正規軍,除開其中本來就在基輔地區的五個之外,其餘的依然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要求在外線硬頂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爭取多為烏克蘭方面軍主力攻克華沙贏得時間。也是儘量的維護補給線路的通暢。
用後世的軍史學家的眼光看,沙波什尼科夫做出了一個愚蠢的選擇,留在外線的部隊實在太少了,這15個師面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近60個師的圍攻,被消滅掉不過是個時間問題罷了。
甚至可以說這連時間問題都不是,因為就在沙波什尼科夫調整玩部署沒多久,德軍的總攻就來臨了。先是羅馬尼亞人發威,僅僅用了一個上午就鑿穿了紅軍的防線。
呃,應該說,紅軍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完整的防線。那點兒兵力要防守的戰線太長,根本就是顧此失彼和千瘡百孔。以至於羅馬尼亞人和匈牙利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紅軍的防線崩盤!
很快德國人也一擁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將這十五個師包了餃子。當沙波什尼科夫緊急聯絡總參謀部。請求圖哈切夫斯基允許部隊撤退的時候,都已經為時已晚。僅僅有三個師多一點兒的兵力逃出了包圍圈,其餘的12個師約十七萬人深陷囫圇。
更可笑的還在後面,得知陣線崩潰之後,圖哈切夫斯基是勃然大怒,狠狠地訓斥了沙波什尼科夫一頓,認為其指揮完全是不負責任,竟然讓敵人輕而易舉的達成了目的。
當時沙波什尼科夫也火了,破口大罵道:“圖哈切夫斯基同志。請你注意,烏克蘭方面軍始終是在執行你的命令。之前我已經一再的強調過兵力不夠,應該收縮戰線。可是是你命令部隊繼續留在外線硬頂!”
圖哈切夫斯基也怒了,喝道:“你的意思,這是我的責任嘍!”
沙波什尼科夫乾脆豁出去了,咆哮道:“當然是你的責任,如果不是你將方面軍主力全部抽調一空,敵人能乘虛而入。如果不是你堅持要反攻,不肯提早將中央方面軍的預備隊調往基輔方向,我現在至於無兵可用嗎?基輔如果淪陷,這完全就是你的責任!”
兩個人隔著電話點大吵了一通,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而在接下來軍委解決基輔問題的緊急會議上,圖哈切夫斯基狠狠地批評了沙波什尼科夫,認為是沙波什尼科夫的無能在導致了這場悲劇。
“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說法,沙波什尼科夫同志說得很對,基輔局勢糜爛至此的關鍵原因就是過於倉促和魯莽的反擊計劃。這個計劃抽調走了太多的兵力,以至於烏克蘭方面軍不能以剩餘的部隊完成防禦任務……”
不過李曉峰才為沙波什尼科夫說完好話,圖哈切夫斯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