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5 大獲全勝和心裡不平很

種政策將導致無產階 級在反對國內和國外資產階 級的階 級戰爭中投降!”

站在李曉峰的角度,布哈林的話說得雖然比較難聽,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比如關於布林什維克從“革命無產階 級立場轉向了沒有固定階 級特性計程車兵立場”,這確實是比較正確的。

推動俄國從二月革命走向十月革命,最後走到內戰這一步的,客觀上說正是前線不斷潰敗下來的“灰色牲口”,幾百萬厭戰計程車兵隨著德奧集團的不斷進攻而不斷的向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方向潰散。他們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革命的發展方向。

二月革命之後,不管是立憲民主黨、社會革命黨還是孟什維克,在政治上都是正面形象。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可是僅僅半年多的時間,這幫貨就變成了過街老鼠,為什麼群眾的態度轉變得如此快?其中最關鍵的推手和反對他們的力量就是前線潰逃下來計程車兵。

當幾十萬上百萬士兵湧向兩個革命的中心之後,隨著他們對立憲民主黨人和社會革命黨人愈發的不耐煩。用手裡的武器推翻他們,並不是什麼難以預見的事情。說句不太客氣的話,正是這些潰兵無形之中推動了革命的發展。沒有他們,布林什維克想成事,實在是太難。

但是布哈林對這批士兵並不放心,因為這批人只想結束戰爭,然後趕緊平分土地之後好回家過小日子,也就是說。布哈林很懷疑這批人達到目的之後就會作鳥獸散,心滿意足的他們將不會再為布林什維克和無產階 級革命賣命,那時候黨就危險了!

客觀上說,布哈林的擔憂非常有道理,按照列寧的變國際戰爭為國內戰爭的理論,內 戰肯定是要打的,那麼靠誰去打內 戰呢?靠這些只想撈好處的潰兵?

反正布哈林是不信任這批人的。實際上連導師大人也是不信任這批人,否則也不會急吼吼的成立紅軍了。原因就是他老人家也知道這批貨不可靠。所以當時的布林什維克在五月份面對捷克軍團的叛亂時才會那麼窘迫。

當時布林什維克一方面大批的復員原來的沙俄軍隊,另一方面則積極的組織紅軍,那個時候布林什維克的軍事力量真心是很虛,如果舊軍隊真的給力和可靠的話,區區五萬人捷克軍團算個屁啊,沙俄頂峰時期可是有幾百萬大軍的,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那幫貨!

從這個角度上說,布林什維克迎合潰兵,確實是有問題的。說不定真的會出現布哈林所說的那種情況——對外向德奧集團投降,對內又不是白匪軍的對手,落一個兩頭不討好。

但是,列寧僅僅是為了討好潰兵,就力主接受德國人的要挾,甘願背一個賣國賊的罵名嗎?而且,難道以他的政 治智慧就看不到潰兵的不可靠嗎?

列寧當然能看得到。甚至他比布哈林還要清楚,那為什麼他依然選擇迎合這些潰兵呢?道理有幾個:

首先,厭惡這場戰爭的不止是前線的潰兵,俄國從工人到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全都身心皆疲,對繼續打仗都沒有興趣。從這一點看,潰兵和布哈林所謂的無產階 級們是有共同利益的,這就決定了雙方可以合作。

其次,布林什維克跟社會革命黨和立憲民主黨比起來,家底太薄,如果不迎合潰兵,他們怎麼抓住槍桿子?沒有槍桿子,還談個屁的十月革命?

在這一點上,列寧頗有一點不管是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政治智慧,管他那麼多,先上臺執政再說。如果連政權都無法掌握,扯那麼多還不是浪費口水和yy。

最後,列寧也有解決潰兵問題的方法,不願意打仗,想回家,這都不是問題。你們不是鬧革命的軍隊,那我就借你們的手先上臺,然後組織一隻真正的革命軍隊取代你們就好了。反正只要你們不鬧事,乖乖的回家種田,那就是為建設穩定、和諧的社會作出貢獻了。

應該說列寧的算盤還是打得很精的,讓潰兵回家安居樂業,社會的突出矛盾就解決了一大半,沒有他們攪和,政府就能穩定,至少不用擔心這幾百萬人反水鬧事了。

而且,大兵哥們乖乖的回家了,支援資產階 級鬧事的那批舊軍官也沒戲了,他們能鬧事的基礎就是有兵有槍,如果沒有人了,他們怎麼鬧?最後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

可惜的是,佈列斯特合約扯皮的時間實在太長了,從1917年11月一直扯到第二年3月才被迫得出結果,離德奧集團的崩盤滿打滿算也沒幾個月了,間接的就減少了布林什維克為內戰爆發做準備的時間。

如果布林什維克能早一點達成一致,能多做幾個月的準備,捷克軍團叛亂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