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在鬆了一口氣之餘,也在思考——這個情報需不需要告之協約國集團呢?
德國人也經歷了一番爭吵,最後的決定是裝聾作啞。為什麼?之前因為波蘭局勢危急,為了支援波蘭人,為了獲得什切青這個口岸,協約國集團一方面在談判中給德國人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讓步。
而這樣的讓步是從談判開始之後絕無僅有的,這時候德國人就開動了腦筋,如果波蘭的局勢越糟糕,那麼協約國集團就越焦頭爛額,到時候為了遏制猶太人和俄國人,他們必然要做出更多的讓步,以換取德國政府的合作。
甚至德國的政治精英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協約國集團之所以會提出那麼多苛刻地條件,無非是限制德國,而他們之所以大力扶植波蘭人,無非也是上述目的。
但是,如果波蘭人是爛泥扶不上牆,如果波蘭人被猶太人和俄國人聯合起來砍瓜切菜一樣做掉了,那麼俄國人或者說共產主義的勢力就抵達了歐洲的腹部。
那時候為了限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必然而然的只有一個辦法,重新武裝德國,放鬆對德國的鉗制。給德國鬆綁。可以想象,那時候和談的條件將會寬鬆許多!德國未來的生存環境也將完全不一樣!
這筆賬對德國人來說一點兒都不難算。既然波蘭是個障礙是個麻煩,那幹嘛要讓波蘭人太好過呢?還不如讓猶太人和俄國們狠狠地收拾擦腳布,最好直接滅掉他們。那時候德國就是反共的排頭兵,那時候協約國集團還能像現在這麼苛刻地對待德國嗎?
很快,德國的政治精英們就達成了共識,不告訴協約國集團那個情報,甚至不光不告知,還要主動地幫猶太人掩蓋。
很快。德國政府忽然對東普魯士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俄國提出了嚴正地警告——任何挑釁以及對德國主權的侵犯,都將遭致德意志十倍百倍的還擊!
雖然德國人沒有直接點出什切青這個名字,但是協約國集團完全可以看出他們說的就是什切青。對於德國政府的“深明大義”,他們相當的滿意!
於是乎,在德國人的故意放水和推波助瀾之下,協約國集團得出了一個完全錯誤的結論——猶太人的目的地就是什切青,他們的軍隊已經在半路上了!
而這個情報對於即將在華沙爆發的決戰來說,無疑是天大的誤導。畢蘇斯基似乎可以放心了,猶太人的目標從他身上轉移了,完全可以先安內後攘外。先把那些反對他的異己份子幹倒,然後再考慮怎麼對付猶太人吧!
所以,畢蘇斯基立刻調整了重心。開始一心一意的收拾那些正在私下裡串聯企圖推翻他的人,一時間華沙掀起了陣陣血雨腥風。
不得不說,畢蘇斯基的政治手腕還是相當強硬的,跟他比起來,那些反對派簡直就是過家家一樣的存在,他首先撤換或者軟禁了第10、第11和第12步兵師的師長和團長,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心腹。緊接著立刻返回華沙開始大開殺戒。
而就在畢蘇斯基認為自己總算穩定了華沙的局勢,總算可以考慮一下怎麼解決剩下的那些地方部隊的師長和團長,從而牢牢地把持軍權的時候。從上馬烏基尼亞狂奔而來的第一騎兵師以及兩個混成旅神兵天降一樣抵達了沃沃明。
在黎明時分。第一騎兵師不顧路途疲勞,趕到戰場的第一時間就發動了進攻。往畢蘇斯基背後狠狠地插了一刀,截斷了他的部隊的退路!
而比較搞笑的是。不管是畢蘇斯基還是他剛剛上任的心腹們,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對於“殿後”部隊反應遭到敵人攻擊的情報很不以為然。
“那不過是敵人的小股游擊隊,不要大驚小怪!華沙周邊哪裡來的敵人主力?猶太匪徒的主力還在上馬烏基尼亞呢!”
從黎明一直到上午九點,超過五個小時的時間裡,畢蘇斯基擺在沃沃明的七個師什麼都沒有做,沒有及時地發動反擊重新打通退路,也沒有積極的進行偵察,搞清楚後面的敵人究竟是游擊隊還是正規軍。
一直到九點半,當各師的軍需官向他們的師長反應:“已經超過六個小時沒有一列軍列抵達沃沃明,應該在今晨送到的食品和藥品全都不見蹤跡!”
直到這時候,各師的師長才覺得奇怪,才不斷地打電話、發電報催要物資。可是電話根本打不通,而華沙方面的回電更是驚人:“物資已經全部裝車起運,沒有延遲!”
這時候師長們才發現不妙,結合昨天駐守交通線的部隊的反應,他們開始意識到大事不妙!
“派部隊去偵察一下,趕緊地攆走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