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沒太把盧那察爾斯基的話當一回事兒,在他的記憶中托洛茨基回國的時間是五月的中下旬,在布林什維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之後才回到彼得格勒的,算算時間,應該還早。
但是讓李曉峰完全沒有意料到的是,轉過來天,上午九點,他忽然接到了盧那察爾斯基的電話,在電話的另一邊老盧用一種顯而易見的激動語氣向他強調道:“安德烈同志,托洛茨基同志即將抵達彼得格勒,11點將在芬蘭車站下車……”
電話那一頭傳來的不光是盧那察爾斯基因為激動而有些走調的聲音,還伴隨著唧唧喳喳此起彼伏的說話聲,火車咣噹咣噹的行使聲,甚至還有鼓樂齊鳴的樂器聲。
應該說李曉峰是比較震驚的,托洛茨基回來的這個點實在是太巧了,後天七大就要召開,他竟然提前返回了。雖說老託是孟什維克的人,但是黨內的不少人跟老託關係不錯,他的到來給即將召開的七大的平添不少變數。
放下電話,李曉峰琢磨了一陣,實在想不出托洛茨基的迴歸對列寧有什麼害處,而且導師大人已經命令他接觸老託,現在盧那察爾斯基已經發出了邀請,他應該去芬蘭車站迎接這位十月革命中的二號人物。
當然,在動身之前,李曉峰覺得還是有必要通知一下列寧,畢竟導師大人很重視托洛茨基,適時的通風報信是必須的。
“列寧同志,我剛剛接到盧那察爾斯基同志的電話,他告訴我托洛茨基即將抵達彼得格勒,對此您有什麼指示沒有?”
李曉峰的話音剛落,電話那頭的列寧顯然是吃了一驚,導師大人很意外的問道:“這也太巧了!布哈林同志也剛剛抵達了塔夫利徹宮!”
李曉峰被這個訊息又震撼了一把,布哈林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不光是老資格,而且在理論研究和經濟學上非常有建樹。被稱為共產主義的經濟學家,當年斯大林能鬥倒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以及後來新反對派。布哈林在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與其他很多跟著斯大林走的人一樣,布哈林最後的結局也是可悲的,被冠以大把的莫須有的罪名之後。慘遭槍斃。
當然,能讓李曉峰震驚的不是布哈林的迴歸,而是他迴歸的時間,要知道一個多月以前,布哈林還在美國紐約同托洛茨基一起在《新世界報》撰稿。當時兩個難兄難弟關係是非常不錯的,據說是通家之好。
反正托洛茨基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回憶這個場景時還感嘆不已,說當時的布哈林和後來反對他的布哈林簡直就是兩個人,並咬牙切齒對布哈林的人品大加鞭撻,認為布哈林這個人就是沒主見只知道依附強權的跟屁蟲。
不排除托洛茨基有政治鬥爭失敗之後打擊報復的嫌疑,但是布哈林這個人確實缺少一點兒魄力,也缺乏一點兒政治遠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對德和談簽訂佈列斯特條約的時候。老布是竭力反對的。哪怕是最後政治局達成一致,決定簽約。但是老布依然不依不饒,一怒之下辭去了黨內所有的職務,親自成立了一個“左派共產主義同盟”,大有對抗zhongyāng跟列寧對著幹的意思。
應該說布哈林這麼做政治風險是相當大的,但是就在所有人以為老布要破釜沉舟死硬到底的時候。幾個月之後,這個貨竟然又突然的改弦更張。解散了那個可笑的“左派共產主義同盟”,親自向列寧懺悔。經常xing的在黨內會議上做批評和自我批評。
這還不夠,甚至這廝還在自傳中還寫道:“在我的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階段中,我認為有必要指出佈列斯特時期,那時我領導了‘左派**者’,犯了極大的政治錯誤……”
因為自我改造得當,又能夠下狠手打自己的臉,良好的認罪態度讓列寧原諒他,接下來嘛,自然是官復原職。而在這之後,布哈林就是徹底為列寧馬首是瞻,無論列寧提出什麼樣的構思,他都毫不猶豫的舉雙手支援,比如那個爭議很大的新經濟政策,比如反擊工人反對派的挑戰,布哈林就是列寧堅定的支持者之一。而列寧死後,他又投入了斯大林的懷抱,直到最後被斯大林拋棄。
當然,現在的布哈林還沒有跟托洛茨基鬧翻,不過說起來也是好笑,兩兄弟同時從美國紐約出發,卻選擇兩條南轅北轍截然相反的回國路線。托洛茨基貪圖省事,直接從紐約坐船出海,走最近的路線往俄國趕,而布哈林卻選擇了橫穿美國,從舊金山上船,取道ri本再經過西伯利亞回國。
明面上看布哈林選擇的路線耗時太長,幾乎饒了大半個地球,但是勝在安全,而托洛茨基才出了美國國境就被英國扣留,一家人都被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