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說法,在地方工作的不是不授銜麼?
問題是李曉峰並不能算在地方工作。他的本職工作一直是負責情報系統,不光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還在總參謀部兼了一個情報部長。按照授銜的規則以及國內革命戰爭時的貢獻。分得了個上將軍銜。
同樣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還有特里安達菲洛夫,雖然在整個二十年代,關於機械化作戰理論他跟圖哈切夫斯基鬧得有些不太愉快,在25年被迫卸任了總參謀部陸軍作戰部裝甲兵局的負責工作,但是某仙人卻給他弄了個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以及列寧格勒軍區司令的職務。
至於李曉峰的另外一個小夥伴蘇霍伊,則只收獲了中將軍銜,不過那位已經很知足了。對於軍銜神馬小鬍子並不是特別在意。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一直掌控海軍航空兵。能按照他的想法打造海軍航空兵是他最大的理想!
轟轟烈烈的授銜行動一直持續到了1934年,在這一年春天。當最後的名單出爐之後,意味著紅軍序列完成了一次大洗牌。在這一年,圖哈切夫斯基辭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因為他的理念不斷地跟李曉峰和斯大林發生碰撞。到後來他的每一項計劃都會被那兩個人改掉點什麼,而且每每還是改掉最關鍵的部分。
尤其是關於t-28坦克的最終測試結果出來之後,小圖很是傷自尊。他寄予厚望的這種新式多炮塔坦克被證明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高價低能。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t-28僅僅生產了12輛原型車用於測試之後就被宣佈下馬,連帶著後面更重更貴的t-35也一起腹死胎中。
不光是坦克方面圖哈切夫斯基下不來臺,在空軍和海軍的建設方面,他更是一敗塗地。他竭力鼓吹的飛行坦克、以及大力發展的前線支援戰機方案都被踢了回來——圖哈切夫斯基希望空軍變成飛行炮兵,希望空軍能更多的關注戰場支援和戰場遮斷任務。而阿爾克斯尼斯則反對這一點,在這位空軍大將看來。圖哈切夫斯基這麼做就是想把空軍變成陸軍的附庸,而阿爾克斯尼斯跟希望發展戰略打擊力量。可以說這兩個人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
而海軍方面,力主發展空潛快的圖哈切夫斯基更是遭到了力主發展大海軍的李曉峰和斯大林全力反擊。幾乎被打得丟盔卸甲。從33型驅逐艦、35型重巡洋艦道航空母艦,每一項大工程都意味著圖哈切夫斯基的失敗。
在一連竄失敗的打擊下,圖哈切夫斯基終於忍不住撂挑子了,對此托洛茨基又一次在政治局裡發飆了:“軍委主席以及總參謀長的意見根本得不到尊重!現在究竟是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
不過他的憤怒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列寧擺明了是準備民主到底,到了他執政的末期。只要是民主表決的結果,他不說全心全意地支援。但絕不會反對。而在政治局,托洛茨基又沒有優勢,自然地他再大喊大叫也沒有用。
最後的結果是圖哈切夫斯基撂挑子就撂挑子唄,紅軍此時人才濟濟,又不是缺了他不行。原來的副總參謀長葉戈羅夫頂上去不就成了,反正在大夥看來人緣不錯的葉戈羅夫比圖哈切夫斯基更適合當這個總參謀長——首先葉戈羅夫也是支援機械化的,其次,他沒有圖哈切夫斯基那麼能折騰,僅僅是這兩條就讓所有的人都不會還念圖哈切夫斯基。
那麼圖哈切夫斯基往哪裡放呢?好歹這位也是軍委委員,剛剛授銜的蘇聯元帥,總不能讓這位剛剛四十歲的元帥就回家養老吧?
放心,作為托洛茨基的小弟,圖哈切夫斯基不愁沒有去處,很快老託就給小圖安排了一個國防人民委員會副委員的差事,並且將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的位置給搶了過來。
哦,你問特里安達菲洛夫怎麼安排?在伏羅希洛夫接任了總參謀長之職後,伏羅希洛夫變成副總參謀長,他頂了伏羅希洛夫之前的空缺,成為陸軍作戰部部長。
這麼一調整,列寧派在軍委的實力自然是空前的上漲了,對於托洛茨基而言這自然是不可接受的,他在軍委中的代表人物圖哈切夫斯基被擠兌得太慘了,怎麼說他也報仇。
怎麼報仇呢?那就是讓圖哈切夫斯基在國防人民委員會折騰。說起來這個國防人民委員會其實就是打醬油的,聽起來這個部門像是主管軍事工作,實際上誰都指揮不動。紅軍的四總部只聽軍委的,根本不鳥國防人民委員會,從1920年到1934年,這個部門一直就只承擔對外事工作,算是軍隊中的外交部。
看看伏龍芝,他作為這個部門的一把手,之前是閒得發膩,因為整個三十年代,紅軍就沒有什麼軍事交流工作(被帝國主義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