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3 遠東之行(下)

“英國人這又是準備玩弄手段了!”

在李爾文走後,霧風耶維奇憤憤不平地說道。幾個世紀以來英國人的外交政策是相當猥瑣的,說白了就是透過不斷製造矛盾和糾紛,讓英國的敵人自相殘殺,互相扯後腿,以達到維護英國國家利益的目的。

可以說歐洲強國就沒有被英國人坑過的,而這一次在霧風耶維奇看來,英國人又準備坑他們了,這是擺明了要在蘇聯和日本人之間製造矛盾,準備坐收漁翁之利了。

李曉峰知道嗎?自然是清楚,英國這個二皮臉國家一向是沒羞沒臊,猥瑣得讓人無語,為了達到目的是不擇手段,節操可以說用502都粘不起來。

不過暫時,他並不打算跟英國人翻臉,原因如下:第一,雖然英國人目的和手段很猥瑣,但是從大方向看,遏制日本的野心這一點,雙方是有共同語言的;第二,跟英國人翻臉有什麼好處?這反而只會讓英國人更加猥瑣,甚至可能讓英國人直接去慫恿日本人“北上”。很顯然,這個時候不適合直接開罪英國人,只能忍耐;第三,英國人會耍陰謀詭計,他李曉峰就不會虛與委蛇?不就是耍花招嗎?誰怕誰,最後誰坑了誰還不一定呢!

當然,英國人提出的條件中還是有一部分讓李曉峰動心的,李爾文暗示她能做一做南京方面的工作,讓南京方面不要對北方的抗戰做太多的干擾。尤其是不要針對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下黑手。

這一點李曉峰很重視,歷史上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不就是在日軍、中央軍、西北軍、晉軍的聯合圍剿下覆滅的麼。如果能讓南京方面不要那麼手黑,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日子應該能好過一點兒。

那麼。英國對南京方面的影響力有那麼大嗎?客觀上說,有。而這就又要涉及之前提到的世界經濟危機了。在這一輪經濟危機中,美國自然是重災區,到了1933年下半年,隨著羅斯福上臺,美國放棄了金本位制,轉而拉昇國際銀價。簡單的說就是透過提高國際銀價的方式讓銀本位制國家貨幣購買力上升(這並不一定是好事),藉此向銀本位制國家傾銷過剩的貨物。

而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銀本位制國家是哪一家呢?自然是中國。在美國人拉高銀價之後。中國面臨的情況是幣值大大提升,白銀外流通貨緊縮的糟糕局面。在這種局面下國家稅收相當困難,國庫空虛引發了財政危機。可以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基礎。

在這種要命的情況下,南京方面為了緩解貨幣危機。為了維護統治,自然要想辦法抵制美國人的“貨幣戰爭”,可是以當時中國的國力怎麼可能是財大氣粗的美帝對手,不客氣說在金融領域,美帝用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老蔣。

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難以為繼的南京方面在1935年進行了幣制改革,放棄了銀本位制,轉而發行法幣。問題是發行貨幣是需要準備金的,而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真心是屌絲。根本就掏不出這筆錢。也就是說想要完成貨幣改革,首先得找到準備金。

那這筆準備金從哪裡來呢?自然只能找列強大流氓貸款了。也就是說找大流氓借錢。而當時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又沒有完全過去,不給人家好處。人家憑什麼幫你。

反正在1935年三月,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都拒絕了英國人提出的對華集體援助方案。最後也只有在華利益最大的英國人自個上場了,提出了對華貨代——幣制改革方案。

其核心就是中國應儘快放棄銀本位制;由中央銀行專司紙幣發行;中國只有採取英鎊作為其幣制的基礎,英國才可能提供貸款援助;此新紙幣與英鎊的兌換率,不應超過1元等於1先令2便士;中國可將其現銀向國外出售,獲得足夠的外匯來防止新幣制的崩潰;在實行幣改之前。中國可要求一筆借款作為外匯儲備,英國可以提供一項僅用於幣制改革的貸款或信貸。

並且中國方面應接受以下條件:(1)對貸款提供足夠的擔保。包括保留英籍總稅務司對海關的管理;(2)控制貸款使用,其用途只限於幣制改革;(3)改組中央銀行,聘請英國顧問;(4)改革預算。

實際上英國人的條件還遠不止這麼多這麼苛刻,甚至還涉及到了東北的主權問題,甚至想要讓中國承認偽滿洲國為條件,聯合日本一起給南京貸款。

當然,英國人的這些條件並沒有最後實現,因為日本斷然拒絕了(日本人不傻,因為實質性的好處全讓英國拿走了,而偽滿洲國要不要南京承認都只有象徵性意義。不承認國際社會也不能讓它吐出去。反而為了這一點虛名就乖乖的跟英國一起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