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5 大獲全勝和心裡不平很

不會造成歷史上那麼大的連鎖反應了。客觀上說,布哈林就成了扯後腿的人,沒有他攪和,事情不會變得後來那麼複雜和不可收拾。

而且這麼做也有一個好處。潰兵們想要有田可種,有房可住,那就只能打土豪分田地。而這麼做的話,很顯然的就讓潰兵們跟資產階 級和地主對立起來。為了保衛自己的“權益”,相信潰兵們很樂意讓俄國的資產階 級和貴族地主們吃苦頭的。

如果布林什維克按照列寧的計劃。乘著協約國集團忙於同同盟國僵持的時候,做好戰鬥準備,果斷的在內戰的苗頭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強力出手,俄國內戰真心不用打三年。沒有了協約國集團的支援,不管死捷克軍團還是白軍,那真心不算什麼。

弄清楚了這些,再回頭看布哈林的那個《告全體黨員書》。就比較搞笑了,這個貨完全就是鑽了教條主 義的牛角尖,片面的認為潰兵不具備階 級屬性(實話實說,這批人大部分都是農民或者說農奴,階 級屬性很明瞭),藉此大談什麼投降和失敗。卻從來不多動動腦子,如果跟潰兵鬧翻了。以布林什維克的軍事力量,談個毛的革命。

而且按照布哈林的主張。那是要抗擊帝國主 義的,拿什麼抗擊?紅軍剛剛誕生,工人武裝十分薄弱,難道就這批不可靠的潰兵?所以說這貨一邊是大談潰兵不可靠,不是無產階 級,不能聽他們的意見,另一邊又說什麼要抵抗德國侵略者,試問一句,靠誰去抵抗德國侵略者。難道不是那批剛剛被你認定是靠不住的人?

所以說,這貨就是純粹扯淡,事實就像列寧說的——我們沒有軍隊,我們不能自保,為了爭取革命勝利,我們只能先接受德國人的勒索,埋頭解決了國內的問題再說。

好在當時跟布哈林一樣腦殘的人並不佔多數。在列寧的努力下,佈列斯特合約被透過,布哈林的《告全體黨員書》也基本上沒人鳥。最後以布哈林為首的左翼共產主 義者只能再次以退出蘇維埃政府作為抗議。

看著憤而離場的布哈林和他的同黨們,李曉峰很有些不屑,尼瑪,你們都已經退出過一次了好不好,炒現飯有意思嗎?你們這幫貨要是真有種,那就退出中 央委員會,就跟之前的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一樣,那哥麼才高看你們一眼。好嘛,現在要退不退的,簡直就是矯情。

其實李曉峰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新一屆中 央委員會中,他又沒撈著位置,連候補中 委都不是,反倒是反對列寧的布哈林繼續保留住了中 央委員的位置。這廝當然會覺得不忿。

當然,最讓他不忿的還不是布哈林是中委,而是季諾維也夫這貨竟然又混成了中 央委員,這才是讓他最惱火的。

季諾維也夫為什麼會重新成為中 央委員呢?那還要從這貨轉變態度說起,十月革命站錯了隊伍,被整得灰頭土臉的他是痛定思痛,覺得不能跟加米涅夫一塊廝混了,再跟石頭混下去,那真是前途暗淡啊!

所以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這貨很低調,一面積極的承認錯誤,爭取導師大人的原諒,另一方面也在小心的觀察著黨內的形勢,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要不怎麼說萬事只怕有心人呢?對德談判開啟之後,季諾維也夫總算是等到了屬於他的機會,當托洛茨基—布哈林集團跟列寧大打對臺的時候,這貨毅然決然的重新站在了導師大人這一邊,竭力的奔走呼號,為導師大人的路線大唱讚歌。

雖然列寧對之前季諾維也夫的錯誤很是不滿,打心眼裡是不喜歡這個傢伙,可是當時的形勢決定了,他老人家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哪怕是季諾維也夫這個叛徒,只要他能為自己的路線說話,那就可以團結。

隨著列寧在之後的鬥爭中大獲全勝,在這一屆中 央委員會中,季諾維也夫也就混到了一把交椅,也算是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吧!

當然,這年頭中 央委員已經不是那麼金貴了,畢竟上面還有政 治局,中 央委員會在隨後選舉出了新的政 治局,其實也不算新,無非是這一次站錯了隊的兩個人從政 治局裡掉了下來,一個是烏利茨基,另一個是布勃洛夫。

烏利茨基還好一點,多少還保留有一個候補中委的頭銜,布勃洛夫那真是從雲端一下子掉到了井底,連候補中委都沒有撈著。

大會結束了,雖然李曉峰覺得自己虧得慌,做了那麼多貢獻,最後屁都沒撈著,但實際上賬不是那麼算的,這一屆中 央委員會的名單出來之後,某人其實還是賺了的。

比如說跟他關係不錯的穆拉洛夫,歷史上他可是因為十月革命和之後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