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接下來的第三次射擊就只有70%。
這種印象是正確的嗎?應該說大錯特錯,當然,錯的不是首發命中率不重要,它確實挺重要,但是它並不是命中率最高的一次射擊,不是首發命中率最高,接下來就逐級遞減。
恰恰相反,如果前一次射擊的結果都能被準確觀察並修正。接下來的每一次射擊,並不是命中率越來越低,而是越來越高。通俗的說。首發命中率有80%,那哪怕這一發打飛了。但你經過觀察和修正,那麼接下來的命中率從純粹數學的角度說,會提升!
也就是說,經過觀察和修正之後,後一次射擊的命中率必然比前一次高。而如果你不進行修正,那麼接下來每一次射擊中,命中率是絕對不會高於首發命中率的。
而現在,老赫姆斯特拉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因為要身兼數職,所以他每一次射擊都是“冷”的,沒有修正射擊諸元的可能,自然的比人家每一次射擊之後都進行修正要吃虧得多。
但是考驗一個炮手是不是高手也就在這裡,擁有豐富經驗的炮手天然的首法命中機率就要高,所以哪怕是沒有修正射擊諸元的機會,老頭的命中率還是很可觀的。
在第四次射擊中,他再次命中了敵人,破甲彈輕而易舉的撕開了四號坦克的炮塔,灼熱的射流將炮塔裡的成員全部殺死並引燃了機油。半分鐘後。這輛坦克開始熊熊燃燒,很快就變成了一個火炬。
“該死的!該死的!”克里格爾不斷地咒罵著。
他們原本以為老赫姆斯特拉就是砧板上的魚肉,那是隻有被虐的份。誰想到敵人竟然這麼猛。臨死之前還能垂死掙扎,咬得他們鮮血淋漓。
“幹掉那個雜碎!”
“殺光俄國佬!”
黑豹坦克的成員憤怒了,似乎想衝上去將老赫姆斯特拉撕成碎片。只不過讓他們鬱悶的是,對方所停的位置太特麼秒了。大部分車體都處於彈坑之中,只露出了炮塔和一小節車體,可以說暴露的目標實在是太小,想要在幾百米外命中這麼低矮和狹小的目標真心不容易!
在這裡不得不再次吐糟一下西方的坦克設計,從七十年代末期t-72猴版在中東戰爭中被梅卡瓦幹穿之後,蘇聯的鐵甲神話似乎就破滅了。而到了九十年代。隨著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被吊打,蘇式坦克設計就被廣泛吐槽。彷彿蘇聯造的坦克都是廉價、粗糙的大號打火機。
轉而以m1、豹2系列的顏值帝大行其道。似乎世界上設計最好、質量最高的坦克就是豹2,只有德國的坦克才是好坦克。至於蘇聯,洗洗睡吧。
其中最典型的吐槽蘇式坦克,就是所謂的尾艙儲彈和炮塔吊籃儲彈之爭。在豹粉和德迷眼中,蘇式坦克之所以會殉爆就是因為炮塔吊籃自動裝填機的設計不合理,這才讓t-72和t-80頻頻飛腦袋。
事實真是蘇聯設計師腦殘了嗎?炮彈是放在炮塔裡更安全還是放在車體裡更安全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結論,其實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蘇式坦克容易飛炮塔。簡單的說一說吧,之所以炮塔會被炸飛,原因肯定是炮彈發射藥引燃導致殉爆,而炮彈之所以殉爆,不外乎是坦克被擊穿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炮彈都是能被引燃的,不管是放在炮塔還是放在車體內,只要是裝甲被幹穿了,就有可能引燃炮彈。這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那麼一種炮彈,不是民主國家的炮彈就點不然,而毒菜國家的炮彈打個噴嚏都著火。
有了這個結論之後,我們在回頭看炮塔和車體儲存炮彈之爭,放在哪裡更安全呢?這麼說吧,如果有一種坦克能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被擊穿,那麼放在哪都無所謂。
可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坦克,所以這就要涉及一個機率問題,既然所有的坦克都有可能被擊穿,那麼儲存大量彈藥的位置就應該儘可能的放在中彈機率最低的位置。
炮塔和車體相比,哪裡的中彈機率更小呢?這麼說吧,站得高看得遠,反過來逆推也一樣,越是高處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那坦克哪裡更高呢?
無疑還是炮塔,這麼說吧,根據蘇聯在二戰中的統計結果,坦克最容易中彈的位置就是炮塔,所以蘇式坦克就斷然拒絕了在炮塔裡儲存彈藥,而然將炮彈放在更低矮更不容易暴露的車體當中。
這既是蘇聯在二戰中幾萬次坦克作戰的經驗的結果,也是數學機率的必然。可能有同志要不服氣了,要問,為啥從*十年代開始蘇聯坦克就開始飛炮塔呢?
原因很簡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