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研發過程中,紅空軍很快就發現這種簡陋的專案其實技術含量也不低。首先,怎麼遙控導彈就是個大問題。當年的無線電水平實在太次了,一個簡單的訊號傳輸就讓無數的技術專家揪頭髮。
最開始,專家們準備用導線傳輸(和德國人的思路一致),但是很快就發現,飛出去的導彈很容易扯斷導線或者被載機的螺旋槳切斷。而且這還是在風平浪靜的平飛實驗環境,換做真實的戰場環境,載機和導彈都在高速機動當中。導線根本就撐不住。反正最初的實驗中,十次裡導線斷了五次。飛出去的導彈每每都變成了竄天猴,又一次甚至飛回來擊落了載機。
很快。有線制導方案被放棄,紅軍開始全力攻克無線電指令裝置。花費了無數的金錢和大量的時間,總算是搞定了。
當時空軍以為這下就沒問題了,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高興得太早了。按照空軍原本的設想,制導完全由投彈手目視解決,這就需要投彈手準確的觀察目標和導彈的一舉一動。但是在實戰中很快就發現,這尼瑪根本就做不到!
為啥?很簡單,你想想投彈手瞄準鏡的視野就那麼大,既要鎖住目標還要觀察導彈。在戰場環境下這現實嗎?稍微做一個機動或者遇上了氣流,他恐怕就會丟失掉導彈的蹤跡,那時候還談什麼精確控制?
於是乎毛子又開始想辦法了,既然一個人既觀察目標又觀察導彈不現實,那就將這項工作分給兩個人,兩個人配合應該沒問題了吧?不過很快這個想法又被否定了,因為沒辦法配合本宮身邊趣多多最新章節!觀察導彈的看不到目標,觀察目標的也看不到導彈,配合各毛啊!
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之後,毛子斷然放棄了目視制導的方案。換成了無線電駕束制導。很簡單,給轟炸機裝一部制導雷達,投彈手目視發現目標之後。將雷達對準目標發射無線電波。而導彈裝上雷達波接收天線,然後順著機載雷達電波的方向飛,這不就能準確制導了!
應該說這個想法是很不錯的,工程上也能夠實現,而且也簡單,投彈手其實就相當於幹了一個打手電的活,剩下的都交給導彈自己了。不需要人為的操控,多簡單啊!
簡單嗎?恐怕一點都不簡單,為什麼?當年的雷達效能太差。而空軍使用的瞄準雷達實際上就是海軍雷達制導導彈專案的副產品,這是一種圓錐掃描體質的單脈衝雷達。
這麼說吧。這種雷達的波束中心線(即波束最強輻射方向)與天線機械軸(即波束旋轉軸)成一定角度。當雷達天線連續旋轉時,波束便繞著機械軸旋轉掃描而形成一個圓錐體。
而前面說了。空軍的設想是導彈沿著波束的方向飛。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導彈在空中不是直線飛行,而是跟波束一起繞圈,呈現螺旋狀飛行軌跡。
導彈在空中打轉轉可不是什麼好事,將直接影響攻擊的精度,而且這還是最輕的,你想想,載機在空中也是要機動的,雷達波束自然也會跟著擾動,一個弄不好,導彈就會丟掉波束,結果自然是沒辦法擊中目標。
經過長久的實驗,空軍發現,這種雷達制導的方式不是不可行,而是極大的限制了載機的機動,這麼說吧,除非載機四平八穩的做直線飛行,否則導彈幾乎不可能擊中目標。
戰場上轟炸機敢這麼四平八穩的飛嗎?肯定不行的,那等同於活靶子。所以這個看上去很有希望的駕束制導方案也被放棄了。萬般無奈之下,空軍只能朝電視制導這個方向努力了。
所謂的電視制導,簡單的說,就是導彈彈頭是一臺攝像機,經過它捕捉和瞄準目標,然後將目標的影像資訊傳遞迴載機,透過電視熒幕直觀的顯示在投彈手眼前。投彈手只需要控制導彈朝目標飛就行了。
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也有不少困難。首先那個年月的“攝像機”效能很差,在高空和高速飛行中能不能準確的識別目標就是個問題。
其次,“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必須傳回載機,這又涉及到了資訊傳輸的問題,前面說過了,那個年月無線電工業不發達,要及時準確的將畫面傳遞回去技術要求很高。
一開始,毛子就被難住了,又準備用有線傳播糊弄,但很快發現,那個容易斷線的老問題依然無法解決。無奈之下只能埋頭攻關,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在1944年,這款極其簡陋的電視制導炸彈誕生了。
實話實說,當時這枚導彈效能真心不敢恭維,電視制導的導引頭解析度很低,反正傳回載機螢幕上的畫面慘不忍睹,模糊得只能分辨出大概的物體(十米計),就像是過度曝光而且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