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科索夫斯基面有憂色的看著作戰地圖,三天以來,按照方面軍司令部的指揮,他的第九機械化軍協同第八機械化軍一起投入反擊,輕而易舉的就擊潰了正面的德國部隊,沿著普瓦維、登布林、加爾沃森鐵路線向華沙挺進。其中作為軍主力的第20坦克師已經抵達加爾沃森,華沙已經是近在咫尺了。
最多還需要一天的時間,羅科索夫斯基就能打到華沙城下,這是自1920年以來,紅軍再次抵達華沙,按照作戰計劃,烏克蘭方面軍將一舉截斷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退路,配合白俄羅斯方面軍和部分波羅的海方面軍殲滅敵中央集團軍群。
但是離華沙越近,羅科索夫斯基心中的不安就愈發的強烈,他能感覺到前方十分危險,繼續向前似乎有全軍盡歿的危險。
羅科索夫斯基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呢?很簡單,投入反擊的紅軍部隊戰線拉得太長了,幾個機械化軍跑得飛快,一口氣就插入了敵人縱深。但是配合機械化軍的步兵軍卻遠遠地落在後面。根據他的瞭解,方面軍的主力才剛剛越過國境線,前鋒僅僅抵達了盧布林外圍。如此大的空檔,一旦被德軍利用起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羅科索夫斯基不光擔心戰線問題,對烏克蘭南方的局勢也是憂心忡忡,方面軍按照軍委的指示,只留下了少許部隊牽制突入進來的羅馬尼亞、匈牙利軍隊,主力全部都投入到了反攻中。這根本就是頭重身子輕,一旦牽制部隊有個閃失,整個方面軍都將陷入被包圍的窘境!
羅科索夫斯基實在想不明白,軍委為什麼要搞這麼個反擊方案,甚至在他看來。這個時候選擇進行反擊並不恰當。根據他在戰場上的瞭解,德軍主力並不是強弩之末,其突擊矛頭雖然遭到了一定的打擊。但是並沒有傷筋動骨。其部隊戰鬥序列保持的相當完整,鬥志和戰鬥力也是相當的強悍。這種時候就進行反擊。等於是狹路相逢,等於是迎頭對撞。如果紅軍能一鼓作氣擊潰對手也就罷了,如果做不到,以紅軍的素質,恐怕三板斧砍完之後就會一潰千里。
更可怕的是,羅科索夫斯基覺得紅軍的三板斧已經差不多力竭了,這一輪突擊中,他的裝甲部隊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幾乎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僅僅昨天一天,就有五十輛坦克和裝甲車被摧毀,而且被摧毀的坦克基本都屬於最好的t-34和t-35,這些坦克都是作為軍突擊力量的核心所在。這一段高強度的消耗之後,他的兩個坦克師和一個機械化師中的t-34和t-35已經下降到了值得警惕的程度。再這麼不管不顧的突擊下去,等打到華沙的時候,恐怕所有先進的坦克和裝甲車就要損失殆盡了!
而到了那個時候,也就意味著他的部隊反而變成了檣櫓之末,面對華沙這座大城市,恐怕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
“給我接集團軍司令部!”羅科索夫斯基覺得現在的情況十分危險。有必要向集團軍發出警告,“莫斯托文科同志,我這裡的情況十分嚴峻。裝甲部隊的損失和消耗十分驚人,很有可能在抵達華沙外圍之後,部隊將失去絕大部分戰鬥力……”
羅科索夫斯基滔滔不絕地闡述著他的憂慮,但是莫斯托文科中將卻對此並不太在意,這位集團軍司令對部隊快速突擊的成果相當滿意,而且方面軍也要求他繼續大膽堅決地向前突進,要用最犀利的突破粉碎敵人的一切抵抗,直到攻入柏林。
而現在,戰役才剛剛開始羅科索夫斯基就開始叫苦叫屈。不就是消耗了一部分機械化部隊嗎?沒有了t-34和t-35難道就不打仗了?莫斯托文科覺得羅科索夫斯基太小家子氣了,根據他的瞭解。紅軍的機械化部隊在面對德國同行時擁有全面的優勢,不光是t-54、t-34可以碾壓對手。連t-35面對德國的一號和二號坦克時也擁有很大的優勢。再說還有不少bt-7和bt-5嘛,在這種情況下,用得著擔心嗎?恐怕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德國佬吧!
還別說,德國人確實憂心忡忡,比如說古德里安,這位裝甲怪傑就在備忘錄中寫道:“俄國的坦克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我原以為在西班牙內戰中出現過的bt-5的深度改良型號bt-7就是俄國最好的坦克,但從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來看,俄國的裝甲技術進步顯著,新出現的t-34、t-35屬於劃時代的設計,其綜合效能已經是世界第一……除了這兩款中型坦克之外,數量較少的重型t-36和t-54更是驚人,尤其是後者,我昨天得到了一份報告,一輛t-54擊敗了整整一個師,這輛怪獸一樣的坦克抗住了我們所有口徑的加農炮的射擊,摧毀了我們十二輛坦克以及7門反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