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按照原計劃行動,就是強硬地推動同德國和日本的談判,為此斯大林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光是為了說服中央委員會,他本人就跑斷了腿。
3月10日,如期召開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斯大林的提議以微小的優勢被透過了,莫洛托夫被任命為同德國和日本談判的全權特使,而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因為親英美的立場被扔在了一邊。
當天晚上,斯大林集團大肆慶祝了這一勝利,彷彿他們很快就要觸碰到勝利的果實,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3月15日,德*隊兵不血刃地進入了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宣告滅亡!
這一次德國人算是激怒了張伯倫,這位大英帝國的首相認為自己被愚弄了。發表了前所未有的對德強硬宣告。與此同時,一度被擱置的英法蘇三國之間的磋商也立刻被重新恢復,英國和法國外長高調地抵達莫斯科進行訪問。雖然兩國政府一再宣佈這不過是正常的國事訪問,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就是衝著德國去的。
很快托洛茨基就利用這場東風大做文章,在斯維爾德洛夫支援的情況下,托洛茨基提出的同英法進行深入接觸以防範德國侵略的提議被透過,之前被甩在一邊的李維諾夫原地滿血復活,開始為三國結盟事宜積極奔走。
多年以後,烏利茨基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是一場關於時間的戰爭,誰能搶先達成一致,誰就能佔據上風。一度的我們的形勢非常不好,傾向於妥協的斯大林佔據了全面的上風。但是在托洛茨基同志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排除各種干擾和刁難,儘可能的推動了談判程序……”
不過魯祖塔克可不是這麼看的:“托洛茨基一度形勢非常糟糕,根據安德烈同志的建議。在托洛茨基岌岌可危的時候,我們總是給予最寶貴的支援……當然,德國人的不配合也是讓斯大林撓頭的因素之一,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人依然不知道收斂,竟然又看上了波蘭的土地。這就是鋌而走險了……”
圍繞著德國問題整個蘇聯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呃。可能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李曉峰,在他看來事件的結果是固定的,笑到最後的絕不可能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在此期間,他更多的是關注戰備問題,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大肆採購蘇聯緊缺的物資,比如鋁土礦、比如天然橡膠,一度地讓這兩個行業“物價飛漲”。
當然,物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所能領導的企業進入了最後的戰備期。北方工業的坦克生產線和直升機生產線全面鋪開,大量的新式坦克和直升機成批的走下生產線,僅僅是t-54,在1939年就生產了足足一千輛!
大批次的生產充分地磨合了生產線,培養了大批的熟練工人,初步的進入了戰時生產狀態。
不過,讓李曉峰不滿意的事情也不少,比如相當一部分基層同志對和平抱有僥倖心理,尤其是斯大林那一系的人,對陡然提升軍火產量頗有微詞,甚至陽奉陰違的打官腔,這真心是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得虧托洛茨基雖然跟斯維爾德洛夫不是一路,但對於增強蘇聯自身實力的提議是持有積極支援態度,在托洛茨基的堅持下,任何阻礙蘇聯備戰工作的個人和集體都會遭受最嚴厲地處罰,他狠抓了幾個出頭鳥殺一儆百,才堪堪壓服了這批人。
進入到1939年6月,蘇聯的戰爭機器已經初步開動起來,而這時,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間的路線之爭也進入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時刻!
為什麼?1940年可是要換屆了,如果不能在1939年佔據上風,那結果可是非常難說。8月15日,莫洛托夫緊急飛赴柏林,8月16日,李維諾夫也馬不停蹄地趕赴巴黎。17日,這兩人又像商量好了一樣,同時趕了回來。
一時間整個聯共(布)都在注視著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誰能笑道最後。比較有意思的,斯維爾德洛夫卻隱形了。這三個月來,小斯的派系不顯山不露水,似乎對來年的換屆無動於衷,以至於一大批跟隨小斯的中層幹部心焦不已,不知道小斯這是抽了什麼瘋!
不過和表面的平靜相比,只有斯維爾德洛夫核心圈子裡的高層才知道,他們並不是什麼都沒做,實際上他們比任何人都關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走向。各種情報不斷地匯總在小斯的那裡,以供小斯參考。
“暫時看來還是斯大林佔據上風,同日本和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草案已經達成了,所需要的只是中央委員會和蘇維埃透過。而托洛茨基那邊進展依然不明朗,英法兩國設定了大量的障礙,短時間內,似乎沒有達成一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