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6 調整

斯摩稜斯克,莫斯科中央軍區指揮部。

從接替亞基爾擔任莫斯科中央軍區司令員一職開始,特里安達菲洛夫就力圖做出改變。而他做出的第一項改變,就是將司令部從莫斯科遷往斯摩稜斯克。官面上的理由是靠前指揮方便。但只有特里安達菲洛夫自己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真正的原因就是離圖哈切夫斯基遠一點,這位總參謀長實在太喜歡事無鉅細的干涉下級的正常工作了,如果他的指揮部留在莫斯科,一天到晚除了陪著總參謀部打嘴仗,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幹了。

乾脆的,將司令部搬離莫斯科,讓圖哈切夫斯基沒辦法就近指手畫腳,給特里安達菲洛夫逼急了,他就敢直接切斷同莫斯科的通訊聯絡,到時候你圖哈切夫斯基還能飛到斯摩稜斯克來?

在司令部遷往斯摩稜斯克的這一天,特里安達菲洛夫也給麾下的各方面軍司令下達了命令,要求各方面軍司令和政委前往他的司令部開緊急會議。

這個緊急會議的議題就是討論下一階段的作戰方略,當然,順帶著也瞭解一下各方面軍的實際情況。

截止到9月20日,莫斯科中央軍區下轄三個方面軍,波羅的海方面軍、白俄羅斯方面軍以及烏克蘭方面軍。其中在前一階段的作戰中,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烏克蘭方面軍損失慘重,普遍減員達到三分之一。尤其是烏克蘭方面軍,如果不是有高加索方面軍和中央方面軍接應,連腳都站不住了。

所以特里安達菲洛夫必須要立刻重整軍隊,透過合併和重組的方式將原本建制被打亂或者乾脆指揮機構被消滅的部隊重新整合起來。

“波羅的海方面軍,將原本被打亂的四個集團軍重新整合為三個。即第8、第9和第10集團軍,其中第8集團軍主要任務是協同東普魯士友軍守備東普魯士,抵禦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攻擊。必須確保東普魯士的安全。而剩餘的第9和第10集團軍立刻前往立陶宛,配合白俄羅斯方面軍封閉德軍第三坦克叢集和中央集團軍群其他部隊突入波羅的海三國的路線。馬爾基安.米哈伊洛維奇同志(波波夫)。你有其他意見嗎?”

波波夫大傢伙應該熟悉,這位兄臺在之前遠東紅旗方面軍服役,是副司令員之一,經歷過斯大林倒臺的風波,當圖哈切夫斯基擔任遠東紅旗方面軍司令員之後,就給他調走了。1940年,波波夫擔任波羅的海軍區司令員,在軍區調整後擔任波羅的海方面軍司令員。

波波夫對這樣的調整其實是有意見的。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中,他的波羅的海方面軍根本就沒能發揮出多少主動性,實際上充當的是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烏克蘭方面軍預備隊的角色,除了將大批的有生力量支援給那兩個方面軍之外,波羅的海方面軍就只能一味死守。

沒人願意當備胎,波波夫對上頭輕視波羅的海方面軍的作用十分的不滿意,尤其是特里安達菲洛夫的調整其實還是拿波羅的海方面軍的有生力量力量去填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坑。但是,現在他還真不敢直接反對特里安達菲洛夫的整頓方案。很簡單,特里安達菲洛夫來頭太大了,代表了軍委的意圖。他只是一個區區方面軍司令員。實在是無從抵抗。

此外,從前線的形勢來說,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確實更加重要。戰線相對比較穩定。而且還有猶太人源源不斷支援的波羅的海方面軍確實必須照顧大局。

當然,該爭取的波波夫一樣還是會爭取:“弗拉基米爾同志,波羅的海方面軍僅剩下三個集團軍,力量是不是太單薄了一點?我們連預備隊都沒有了!”

特里安達菲洛夫也很清楚,波波夫在意的根本就不是預備隊的問題,他給波波夫吃了一顆定心丸:“現在前線的形勢太緊張,預備隊只能向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傾斜,不過軍區會優先補充第11集團軍。”

第11集團軍原屬於波羅的海方面軍,在薩列法河行動中。被抽調出來增援給了白俄羅斯方面軍,然後遭受重創。此時有生力量又被抽調一空,基本是個空架子。當下。特里安達菲洛夫的意思就是,補充好的第11集團軍將會還給波羅的海方面軍,你波波夫也不用鳴不平了。

果然,有了這顆甜棗,波波夫也沒意見了。特里安達菲洛夫繼續往下說:“第3、4、8、12、13、14、23集團軍將分配給白俄羅斯方面軍,而第5、6、9、19、22、26和紅旗獨立濱海集團軍將由烏克蘭方面軍指揮。此外,剩餘的第11、16、19、20、21作為軍區預備隊使用。”

特里安達菲洛夫給自己留了五個集團軍的預備隊,似乎是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