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種良好的習慣:即撤退過程中一定要快,一旦要落在後面要麼是被潮水一樣湧過來的紅軍坦克碾成渣渣,要麼就是去比死亡更加恐怖的戰俘營。
從那以後,這一批德國士兵從來都會比兄弟部隊快那麼一線,從羅馬尼亞一路逃到匈牙利,再逃到捷克斯洛伐克,最後狼奔豬突一樣回家。雖然是狼狽了一點,但好歹是囫圇的回家了。
其實對於富有作戰經驗的德軍部隊而言,他們並不忌憚紅軍兇猛的火力,但是他們卻對紅軍越來越明顯的戰場優勢感到恐慌——沒有空中支援,沒有炮火掩護,還沒有預備隊的接應或者增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這樣的仗還怎麼打?怎麼看怎麼都是藥丸哈!
當然,儘管是戰爭中非正義的一方,但哪怕紅軍戰史學家也承認德國步兵的軍事素質還是很過硬的,他們即使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能絕對服從上級的命令,查雷斯能在全師上下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對下級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是一個佐證。
比如前面提到過的那位施密特上校,抵達巴巴達格之後,查雷斯又一次將斷後的任務交給了他,很難想象當時施密特上校是怎麼去執行這道命令的。但事實是他依然老老實實的聽從指揮,又一次帶著更少計程車兵留在了巴巴達格郊區阻擊紅軍。
當然更加神奇的是這位施密特上校竟然又一次逃出生天,當然。這得感謝紅軍的坦克油料緊張。不過就算如此,這種任勞任怨聽從指揮的品質也是值得肯定的。
請注意。關於這位施密特上校的故事還沒有說完,當德軍撤退到了勇敢的米哈伊鄉時,紅軍的機械化部隊又一次開動,而這一次他主動向查雷斯要求殿後阻擊(很可能是這位上校知道最後這個倒黴的任務一定會落在他頭上,還不如主動一點好)。
呃,可能有同志會說老馬你很扯淡,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勇敢的米哈伊鄉”這種地名,這是你瞎編的吧?好吧。負責任地回答,這個地名真心不是扯淡,而是真有,勇敢的米哈伊是羅馬尼亞的民族英雄。用民族英雄命名一座城市不是很正常麼?
當然,也說一句題外話,這位勇敢的米哈伊結局並不好,哪怕他第一次將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和摩爾達維亞統一,奠定了所謂羅馬尼亞的基礎,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在夾縫中生存下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而勇敢的米哈伊的際遇和此時羅馬尼亞的際遇很相似,如何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將是羅馬尼亞政客未來必須要學習的技能之一。
迴歸正題,在勇敢的米哈伊鄉,灰頭土臉的施密特上校帶著120名士兵和五挺機槍承擔起了殿後任務。不過施密特很清楚不可能指望這麼一支區區上百號人的部隊就能擋住紅軍的鐵蹄。但他依然希望給戰友們贏得更多的時間。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了貝爾特上校和他的戰鬥群身上,在施密特的北面,這位上校也自發的留下阻擊紅軍,他將陣地設在了一片土丘上,希望能夠利用有利地形延緩紅軍的步伐。
但不管是貝爾特還是施密特,他們的部隊都太過於脆弱,根本不能指望他們在紅軍裝甲部隊的重壓下還能有什麼驚人的壯舉,說直白一點能不一觸即潰他們就算很對得起觀眾了。
查雷斯和其他的德軍想要脫身最關鍵的還是得跑快一點。讓我們向東北方向看去,這一路上都充滿了混亂的景象。道路上充斥著無數的德國和羅馬尼亞散兵遊勇。用牲畜拉動的重武器混雜在機動車輛裡,擁擠和恐慌情緒造成了嚴重的交通阻塞。
可以想象此時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那些從天俯衝下來的黑死神了。所有的人都想盡快地向前逃命。但是越想快就越是快不起來,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場所謂的撤退更像是一次大潰敗,毫無秩序可言。
被逼無奈的查雷斯只能下定決心放棄那些寶貴的重武器,炮兵們懷著複雜和沉重的心情摧毀了14們小口徑火炮和6門大口徑榴彈炮。幾乎所有無法開動的車輛都被放棄(因為沒有油料),它們的駕駛者含淚見證了這一切,而這些多出來的炮兵和駕駛員則被統一步衝到了各個連隊當步兵使用。
再看貝爾特和施密特那一頭,從中午時分開始,他們便與紅軍的先頭部隊交上了火,他們成功的將紅軍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確實給逃難中的戰友爭取了一些時間。
不過隨著紅軍的主力陸續抵達戰場,巨大的壓力也迫使施密特上校不得不認清現實,他很快向查雷斯發報請求允許撤退,經允許之後便率部放棄了陣地,迅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