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31 裝孫子

依然只能立足於積極防禦戰術。

再看德軍,庫爾斯克的慘敗讓其裝甲突擊力量受損嚴重,而其國內暫時又沒有能力快速補充損失。這意味著在未來,德軍主動進攻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很難再發動巴巴羅薩那種規模的前面進攻了。

而這一片最激烈的戰場暫時恢復平靜之後,剩下的焦點也就只剩下了北非,蒙哥馬利上任之後,透過一系列的整頓措施,總算是初步穩住了陣腳。再加上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足夠給力,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補給是相當的困難,而這就為英軍全面反擊奠定了基礎。

當然,暫時英國人還沒膽子主動出擊,畢竟他們被隆美爾打怕了,還需要時間緩緩神。至於美國人和日本人。他們還忙著談判和積蓄力量,自然也沒有興趣打破平靜。於是乎一場長達三個月的平靜期就此來臨了。

不過這不是真正的和平降臨了,而是暴風驟雨之前的沉悶。在東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每一天都有成列的火車滿載著軍火馳往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量的四號坦克源源不斷的進入一線服役彌補保盧斯叢集損失窟窿。按照小鬍子的命令,最遲在11月底必須恢復進攻,爭取在來年6月份解決布林什維克問題。

同樣的,蘇聯方面也沒有懈怠,實際上他們的效率更高,德國生產一輛四號坦克,蘇聯的三大坦克廠就能至少生產三輛t-34-85和兩輛t-35,大量在之前戰鬥中遭受重創或者被殲滅的機械化軍被重新武裝了起來。剛剛走出集體農莊的小夥子們像開拖拉機一樣駕駛著它們登上了戰場。

同樣的。蘇聯軍委和總參謀部也在政治局的壓力下不得不決定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在明斯克進行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在蘇聯的鐵路和公路上,行軍的隊伍擠得水洩不通。

當然和德國那邊一線將領的情緒很相似,紅軍這邊的一線將領也不看好上頭的計劃,普遍認為應該優先穩定烏克蘭基輔至布良斯克一線的防禦,怎麼能在防線還千瘡百孔的時候就想著進攻呢!

當然,圖哈切夫斯基依然是不聽的,而且他的理由很充分,因為他已經給守備在這一線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和第二方面軍補充了好幾個集團軍的兵力,這些兵力足以穩定防線<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事實是這樣嗎?從紙面上說是這樣的,圖哈切夫斯基將一些新組建的集團軍“大方”的分配給了羅科索夫斯基等人使用。但與此同時卻抽調走了一部分經歷過實戰考驗的部隊,比如盧金的近衛第6集團軍和朱可夫的近衛第5集團軍,這樣的做法真心是不能說有多好。

反正從布良斯克到基輔一線。真的只能說紙面上很好看,真正開戰打起來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對此,李曉峰不是沒有警告過,但是圖哈切夫斯基聽不進去,他和希特勒一樣,只想進攻再進攻。

“是不是主動一點,將米哈伊爾同志調離總參謀部的崗位呢?”雅科夫問道。

李曉峰知道這個所謂的主動是什麼意思,無非是讓他向托洛茨基讓步。雙方進行政治妥協,老託利用圖哈切夫斯基下臺作為交換獲得一個比較有利的結果。而烏博列維奇將入主總參。全面的推翻圖哈切夫斯基的那一套計劃。

如果從大局出發,李曉峰接受這種交換當然是最好。因為最後只有他蒙受一定的損失,而得益的是整個蘇聯。但是李曉峰火就火在老託這種手法,這是故意吃定了他,他就是氣不過這一點,才遲遲不肯採取行動。

現在,雅科夫又一次舊事重提,這讓他的臉色有點不好看。選擇權就在他手裡,現在做出抉擇還來得及。

在李曉峰緊張思考的時候,托洛茨基那邊也在緊密的關注和猜測某仙人的動向,各種猜測也是層出不窮。

烏利茨基認為:“安德烈.彼得洛維奇應該會選擇妥協和退讓,他完全沒有必要死咬著不鬆口,現在換烏博列維奇同志去取代米哈伊爾同志對我們大家都好,他應該會這麼做!”

拉狄克卻不這麼認為:“那僅僅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長久以來我一直在觀察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同志。這個同志野心勃勃,為了實現個人利益是不擇手段的。萬一他就是不妥協,坐等看圖哈切夫斯基的笑話,然後再抽我們的臉,怎麼辦?”

從拉狄克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託派內部對明斯克反擊作戰也是不看好的,認為繼續讓圖哈切夫斯基這麼弄下去,後果難測。現在是不得不利用圖哈切夫斯基給本派系爭取一點利益,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