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25 坦克炮之爭(2)

緊接著開始射擊的是t-34-85,在外觀上它沒有t-34-57那麼特殊,炮口的火焰和衝擊波也沒有那麼震撼。相比之下,在場的元帥和將軍們談論得更多的還是t-34-57。

第一輪射擊一共要進行十發射擊,之後靶板將被運送到元帥和將軍們面前展示。其實這一輪展示意思不大,在500米距離上,不管是zis-2還是d-5t都可以輕鬆擊穿100毫米靶板。所以運送到元帥和將軍們面前的靶板上只有二十個整齊的彈洞。

“這僅僅是個開始,”圖哈切夫斯基有些得意的說道,“接下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分出勝負了!”

對此李曉峰僅僅是聳了聳肩,在他看來圖哈切夫斯基就是一個急於顯擺的小孩子,作為一個“大人”他肯定不能跟熊孩子一般見識。

很快當新的靶板被換好之後,第二輪的測試就開始了。這一輪射擊距離是750米,為什麼是這個距離呢?原因很簡單,二戰中最常見的反坦克距離就是750米左右。在這個距離上炮手們的命中率最高。而且穿甲彈的效果也基本能發揮出來。至於更近或者更遠,其實都不是主流。

太近了。比如500以內,不管是對於進攻的一方還是防守的一方來說,都太危險。在這個距離上哪怕是虎、豹、is-2之流的大塊頭生存性也難以保證。至於更遠,比如1000米甚至1500米以上,不是沒有炮手開火,而是在觀瞄裝置比較簡陋的那個時代,命中率實在不好保證,只有經驗豐富的炮手才能在這個距離上摧毀目標。至於更遠的距離。比如兩千米以上,在這個距離上射擊必須有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的幫助才能擊中目標。只有很少一部分炮手才做得到。

750米開外的曠野上,樹立了兩塊靶板,比較有意思的是,靶板的厚度增加了二十毫米。可能有同志會奇怪,不是越近穿甲彈威力越大嗎?怎麼離遠了反而還增加靶板厚度,這不是增加難度嗎?

沒錯,圖哈切夫斯基就是要增加難度,在750米的距離上,zis-2使用br-271n時穿甲威力大概能維持在150毫米(九十度)的水平上。哪怕靶板增加20毫米。對zis-2來說問題不大。

但是這對於d-5來說問題就不小了,以圖哈切夫斯基的瞭解,d-5發射ap彈時。在750米的距離上極限穿甲厚度大概是115毫米到120毫米的水平。也就是說,d-5想要擊穿靶板恐怕是要看運氣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更多的可能是無法擊穿靶板。

說白了,圖哈切夫斯基就是故意的,他就是要透過增加靶板厚度的方式向在場的元帥和將軍展示zis-2的優越效能,而d-5將是襯托zis-2的最好綠葉。

第二輪射擊很快開始了,對於zis-2和d-5來說,打完十發炮彈,這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圖哈切夫斯基舉著望遠鏡雖然看不清遠方的靶板是個什麼情況,但是他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了!他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打臉了。

不過當兩塊靶板再次被抬到他面前時。圖哈切夫斯基的臉色瞬間就垮下來了。原因非常簡單,被d-5射擊的那塊上乾乾淨淨的有十個窟窿。d-5很漂亮的擊穿了這塊靶板,沒有出現一次未穿透的現象。

“這不科學啊!”圖哈切夫斯基暗自叨咕道。不過他選擇了忍耐,只是瞪了李曉峰一眼,彷彿是在說:“算你運氣好!”

“進行第三輪射擊!”圖哈切夫斯基迫不及待的下達了命令。

這一輪射擊的距離就是1000米了,而且靶板的厚度再次增加了20毫米。實際上這已經是zis-2發射br-271n時的極限穿透資料了。一開始圖哈切夫斯基並沒有想到會進行第三輪,以至於靶板都沒有運到靶場。浪費了大約半個鐘頭,就在一干元帥和將軍們倍感無聊的時候,靶板終於運到了,然後第三輪射擊開始了。

因為這一次距離更遠,自然是更加的看不清楚,不過圖哈切夫斯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給br-271n定型時,他親自考察過這種彈藥。在1000米的距離上,基本能夠擊穿140毫米靶板。相反,d-5發射ap彈時,在這個距離上頂多擊穿100毫米靶板,他相信,d-5不可能擊穿靶子一次!

首先擺在圖哈切夫斯基面前的依然是zis-2的靶板,應該說,br-271n效能不錯,十次射擊一共擊穿了靶板九次,另外一發造成了靶板背部隆起。按照蘇聯的標準,br-271n的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