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71 想當年

很牛,一度是北歐的霸主,出過幾代雄主,真心是猛得一塌糊塗!

瑞典霸業的發家必須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古斯塔夫。在古斯塔夫之前瑞典真心是不值得一提,在歐洲純屬於邊角料,屬於跟醬油黨一類的貨色。那時候的瑞典精窮精窮的,不管是德意志、法國、英國還是聖神羅馬帝國都瞧不上這個國家,甚至連丹麥都有吊打瑞典的能力。

但是平地裡蹦出一個古斯塔夫之後一切都變了,正是在這位古斯塔夫一世的帶領下瑞典擺脫了漢薩同盟的藩屬獲得了獨立,當然這位古斯塔夫一世對瑞典最重要的貢獻還不是這個,而是他生了一個好孫子,這就是古斯塔夫二世。

這位古斯塔夫二世有多牛呢?簡單說的他對瑞典軍隊的改革奠定了未來世界現代軍隊的基礎,改變了當時典型的西班牙軍陣的戰術原則。這位古斯塔夫二世發展了完善的徵兵制度,讓歐洲明白了炮兵的意義,創造了靈活的線式戰術,先是在八年戰爭中吊打波蘭,將波蘭從歐洲強國的位置直接打落凡塵(後來波蘭的悲劇真心是這位給挖的坑)。

當然欺負波蘭算不得什麼本事,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當年的哈布斯堡家族還是很牛逼的,佔有西班牙以及現在的中東歐,將法國圍在了鐵桶裡,如果不是有倒黴的土耳其找麻煩,統一歐洲還真有可能

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實在是太強勢了,自然的就引發了歐洲其他國家的聯手抵抗,而且那一段時間也正是歐洲其他國家出人才的時候。先是英國坑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不過實話實說,這並沒有對哈布斯堡家族造成致命打擊),然後法國又蹦出了個陰謀大師黎塞留。更主要的是宗教改革的爆發,新教引發的導火索引燃了三十年戰爭的火焰。而在這場戰爭中,輪到古斯塔夫二世大放異彩了。

最初古斯塔夫二世沒興趣捲入德意志的內鬥(英法煽動和支援德意志北部的新教跟哈布斯堡家族打對臺),一直到華倫斯坦佔領了梅克倫堡和包圍了斯特拉爾松德之後,古斯塔夫二世才覺得哈布斯堡家族野心太大,會威脅瑞典的生存(瑞典也是信新教的)。這時候古斯塔夫二世才趕緊的結束同波蘭的戰爭,前往德意志北部登陸。

從這裡開始,古斯塔夫二世走上了一條輝煌的道路,具體過程就不細說了,這位北歐雄主先是在布賴滕費爾德會戰中吊打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老將蒂裡(請注意蒂裡可不是一般的阿貓阿狗,這位真心算是很能打的),緊接著在同華倫斯坦(此人也是相當的有爭議,但是能力也是不屑多說的,牛人一個)在呂岑平原對決。

在呂岑會戰中,瑞典人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能力和軍事的先進性,將華倫斯坦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大霧,後來的事情會簡單得多。在大霧中,古斯塔夫二世如以往一樣親自帶頭打衝鋒(一直都是如此),擊潰了華倫斯坦的火槍兵和部分克羅埃西亞騎兵,還把皮克羅米尼的重騎兵也擊退了。幾乎可以說已經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但是這場大霧導致這位勇敢的國王同自己的主力脫離了聯絡,僅僅帶著兩三個騎兵衝入了敵方的騎兵群當中,一陣槍炮之後,古斯塔夫二世當場飲彈身亡。

按照一般的節奏,主帥都死了,瑞典也沒戲了,但是呂岑會戰的劇本卻不是這樣的,瑞典人告訴了德意志,什麼叫厲害。瑞典人不光沒有被嚇跑,反而發動了更加猛烈的攻勢,打垮了當面的敵人並將古斯塔夫二世的遺體還搶了回來。

當然,從戰術角度說,呂岑會戰是瑞典人贏了,但是他們卻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一代雄主就此歸西,按照後世史學家的說法:“假使上帝使他不死,則我們可以確信他必然可使日耳曼境內的一切戰爭就此告一段落。”

當然,瑞典不僅僅只有一個古斯塔夫二世,三十九年之後,瑞典又迎來了第二位不亞於古斯塔夫二世的君主,這就是查理十二世(也譯作卡爾十二世)。說起這位可能很多同志都表示沒聽過,不要緊,因為很多牛人都被歷史所忘卻了,查理十二世就是其中之一。

而要說起查理十二世就不得不從另外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說起——彼得,或者說所謂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大傢伙都熟悉,歷史上能冠上大帝頭銜的人一般都很牛,彼得自然也不例外。從歷史的角度說,彼得大帝是俄國現代化的開端,沒有他的改革和銳意進取真心就沒有後世俄國的輝煌。

但是在彼得大帝的年代,他可是有個最大的苦主,而這位苦主就是前面說過的那位查理十二世。那麼這位查理十二世有什麼光輝業績呢?也沒啥,就是經常性的吊打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