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點歪了科技樹的“副產品”——它算是製造氫彈之前的一次不算成功的嘗試,不過好在氫彈的初級和次級實際上都可以視為結構特殊的“增強型原子彈”,搞一搞也不算特別失敗,就當積累經驗了。
所謂的“增強型原子彈”,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高溫高壓,使安放在其核心的氚氘混合物發生聚變反應,它們會變成氦,並放出大量中子。聚變反應中放出的中子可以大大加快包裹在它們外面的裂變材料的裂變反應過程,讓它們在被炸飛出去也就是被浪費掉之前加入裂變反應。簡單的說“增強型原子彈”可以增強對裂變材料的利用率,把原子彈的威力翻倍。
“增強型原子彈”與通常被稱為氫彈的“多級式核武器”相比,它仍是“一級核武器”,相對而言結構較為簡單。而且對原子彈的小型化也有一定的意義。例如,將增強型原子彈外層包裹的鈾-238反射層換成鈹,就可以在不影響當量的條件下大幅度縮小直徑和重量。這樣壓縮這個內層核心所需要的炸藥也就可以減少,進而進一步減少炸彈的總體質量。另一方面,透過增減炸彈核心內氘、氚的數量,就可以控制爆炸的當量。
簡而言之,增強型原子彈威力沒有氫彈那麼強,算是一次技術革新的嘗試。像五大流氓這個級別的大boss,都有過搞增強型原子彈的想法,只不過有些大流氓是不斷地試驗之後發現這個路子並不對,爆炸威力提升有限,從而走上了“三相彈”之路。而另一些大流氓則是在理論研究階段就發現增強型原子彈是雞肋,直接開掛開腦洞搞出了“三相彈”或者說氫彈的正確模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因為美國人此時才剛剛搞定原子彈,離氫彈還差一截。真正在“增強型原子彈”還是“氫彈”上首先做選擇的是蘇聯,因為李曉峰介入,蘇聯在新式核武器的進度上大大加快了,其中的重點自然是氚和氘的利用。
我們這些後來人自然知道氚、氘對聚變反應的意義,但是在當時並不是誰都有氚和氘,誰都能去研發氫彈的。在所有關於熱核武器的文章裡都會告訴你,氚、氘是一種關鍵性的材料。不過在地球上,氘和氚這兩種氫的同位素卻極為稀少。要想用它們來製造核彈,就得想辦法人工製取這種物質。
目前,最常見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用高富集鋰-6的合金或陶瓷做成靶件,放到反應堆中去輻照,可以產生氚。另一種辦法則是從反應堆裡經過中子照射的重水中提取氚。
但不管是哪一種辦法,生產效率都是低得可憐。所以哪怕是某仙人開了掛,在原理上為蘇聯開了掛,但是沒有氚,也是搞不出氫彈和增強型原子彈的。
也就是1945年3月,忙活了幾年,蘇聯才生產出了足夠多的氚。因為氫彈的構型還沒有完全搞利索,相關的資料模型還在用計算機緊張測算。所以蘇聯暫時只能先進行一次增強型原子彈試驗摸摸底。
如果增強型原子彈能夠滿足需求,那就沒必要搞氫彈了,反之,則氫彈工程將獲得最高優先順序。
對此李曉峰是不置可否的,有些時候失敗比成功還要寶貴,不失敗你就不知道走錯了路。讓那些支援搞增強型原子彈的傢伙看看實際結果也不是壞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