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正在大踏步的接受日本乾兒子的熱烈歡迎,太君們丟掉了節操,一路跪舔兩位乾爹,那真心是就差將乾爹當祖宗一樣供起來了。
好訊息是,之前對日本進行的戰略轟炸和水雷封鎖實在是太成功了,成功到嚴重影響了英美對日本的佔領速度,尤其是那些遭受核打擊的城市,幾乎成了英美手裡燙手的山芋。
前面說過,日本的主要大城市基本都被原子彈輪了一遍,這些核沾染區根本就避不開,英美一方面要接管這些城市,恢復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還要背上沉重的後勤負擔。直接死亡的幾十萬人需要趕緊的想辦法掩埋,而受傷的上百萬人還在等待救治,而且這些工作還要受到核輻射的干擾。可以說開展得十分艱難。
也許對英美來說唯一的好訊息是日本十分順從,別看裕仁剛剛宣佈戰敗的時候他們尋死膩活,但是一旦過了這個坎,他們就全體向前看了。對於英美大爺的吩咐是不打折扣的完全執行,乖巧得幾乎不像是美國的敵人了。
回過頭繼續說蘇聯政.治局的討論,此時英美主要集中在日本的中部地區活動,而對島嶼兩頭的九州和北海道控制力十分薄弱。也就是說如果蘇聯想要圈地,也只能是對這兩塊下刀子。
就政.治局的立場來說,九州肯定比北海道有意義,九州島北望可以控制對馬海峽,南看也能掌管大隅水道,更重要的是九州緯度低天氣溫暖,沒有結凍的危險。對於紅海軍來說,如果能夠佔領這裡意義重大。
但是想要佔領這裡問題也很大,首先,九州的重要意義英美肯定也知道,從美國人將英國安排在四國登陸就可以看出,美國人連英國人都不放心,都不準備他們去掌握九州島。很顯然,這裡是美國的自留地,一旦動了這裡,美蘇關係恐怕將完全破裂。
而現在,政.治局認為哪怕是掌握有了一定核優勢,但是從綜合國力上看恐怕還不是美國的對手。更何況蘇聯的核武器還很難威懾美國本土,一旦的真的鬧翻了,三戰可不是開玩笑的。
政.治局現在既想盡可能多的獲取戰爭紅利,但是又不想完全跟美國人翻臉,所以接下來的行動尺度就是關鍵性問題了。
虎口奪食搶佔九州會不會力度太大了?尤其是考慮到不久之後,蘇聯在土耳其還有相關行動,這兩個點一起引爆,那真心會讓美國人發瘋的。
所以政.治局更傾向於拿下北海道,這裡的地理位置雖然差點,但是拿下這裡也等於是給第一島鏈鑿了口子,再考慮到南邊的臺灣已經在碗裡了,未來紅海軍直面大洋問題不是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一番討論之後,北海道最終被擺在了蘇聯的砧板上,由紅海軍太平洋艦隊護衛著的登陸編隊一路晃晃悠悠的穿越對馬海峽,直撲北海道。自然的,這樣的軍事行動肯定瞞不過美國的偵察機,對於蘇聯的舉動美國人自然要發問。而蘇聯的答覆是:“返回符拉迪沃斯託克!”
這個解釋美國人自然是不相信,實際上美國人也不難猜測出蘇聯的想法,無非是在日本分一杯羹唄。從蘇聯現在的行動看,這是準備對北海道下手了?
理想狀態下,美國自然想獨霸日本,所以之前杜魯門給蔣某人寫了信,明確要求華夏放棄在日本駐軍。為了讓蔣某人鬆口,杜魯門是批准了新一批對刮民黨的援助。當然蔣某人也很上路,根本就對駐軍日本沒有絲毫興趣,他老人家現在********的忙著搶地盤和打內戰,哪裡顧得上什麼日本。
解決掉了華夏這個小麻煩之後,美國人就基本只剩下了蘇聯這個大麻煩,蘇聯是很不好打發的。一旦蘇聯鐵了心的要在日本搶一塊地盤,那美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所以在發現蘇聯對北海道有企圖之後,美國人做了兩手準備,一個外交努力,希望做通蘇聯的工作,讓北極熊老實。但是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以蘇聯現在的優勢,完全可以無視美國的外交努力。第二手準備自然是軍事上的,如果美軍能夠快點搶佔北海道,自然的也就沒有蘇聯什麼事兒了。
這麼說吧,幾乎是在同時,蘇聯紅軍和美國大兵在函館和札幌登陸,然後雙方在渡島半島碰面了。大家是一起大眼瞪小眼,形成了對峙狀態。
當然,這種對峙狀態對美國是不利的,他們必須向北進發,這才能搞定整個北海道,而蘇聯紅軍不同,放下一部分部隊同美國人對峙,其餘的部隊就可以跑馬圈地了。
很顯然,美國人吃虧了,而且想找補回來也是不容易,本州島上的一眾核廢墟和傷員還等著他呢,補給線又拉得相當的長,這時候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