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拜科努爾火箭發射中心。
一枚體積巨大的火箭已經豎起安放在了發射臺上,這就是科羅廖夫的心血之作r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ss-6),經過數年的試驗之後,r7終於開始了一次全程發射試驗,目標是新地島的靶場。
隨著倒計時讀秒的結束,噴管中冒出了煙霧,緊接著絢麗的火焰也噴射出來,巨大的噪音意味著巨大的推力。這枚接近三百噸的怪物緩緩的離開了發射臺,越來越快風馳電掣的直衝雲霄,然後就看不見了。
當然,看不見只是對於肉眼而言。幾十臺航天測量雷達正死死的盯著它,將它的軌跡反饋到指揮中心,每一項資料都被仔細核對,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資料被核對,工作人員的心情也越來越輕鬆。
“成功了?”坐在後排觀禮臺上的斯維爾德洛夫略有些焦躁的問道。
李曉峰倒是比他鎮定得多,雖然r7幾乎比歷史上早了十年出現,但是他覺得現在的r7和歷史上的成熟度是不相上下的,成功應該是必然的。
李曉峰的想法一點兒也沒錯,現在的r7成熟度確實不比歷史上的1957年的水平低。甚至某些方面還有很大的超出,比如在慣性制導原件上,現在的r7精度就要高太多了。歷史上r7的精度大概是五公里左右,而現在則只有一千米的樣子。不要小看了這四公里的差別,實際上這就是數量級的差別。五公里的精度只能對付大型城市,一公里就可以打中小型城市了。而且李曉峰還知道在突破了鐳射器件製造上的問題之後,蘇聯在鐳射方面的技術是突飛猛進,很快精度更高的鐳射陀螺儀就能得到應用,到時候制導的精度將更高。
幾十分鐘之後,新地島靶場傳來了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的好訊息,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而政.治局的大佬們對此更是十分滿意。因為按照科羅廖夫告訴他們的資料,r7導彈現在的射程已經高達9000公里,能拋投一枚五噸重的核彈頭。這意味著r7完全可以越過北極攻擊美國縱深的目標,也就是說之前美國透過在歐洲部署重型轟炸機和中程序導彈對蘇聯進行單方面的核威脅已經成為過去式了。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現在也可以讓美國人常常夜不能寐的滋味了。
這個好訊息讓政.治局興奮萬分,第一時間委員們就決定向全世界公佈這次“遠端火箭全程飛行試驗”。其實說白了就是講給美國人聽的,讓美國人也知道他們並不能高枕無憂了。
美國人確實被驚呆了,之前按照他們的估計蘇聯要發展出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彈道導彈怎麼也要五十年代中後期了,而現在才几几年?雖說r7這個玩意兒怎麼看都那麼簡陋,問題也不少,但是有這個花架子和沒有這個花架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對美國人來說,只要一想到蘇聯的核彈頭能落到自己的境內,那就要抓狂!
很快美國的幾大能夠研發火箭的公司就感受到了春天到來的喜悅,元老院從來沒有如此大方過,真心是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只要能儘快搞出美國的洲際導彈,元老院是在所不惜!
只不過此時並不是錢多就能夠解決問題,原因在於美國沒有了馮布勞恩這個大作弊器。當年二戰剛結束的時候,馮布勞恩就拒絕了蘇聯的邀請準備投靠美國,但是他才剛剛跟美國人搭上線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英國的和美國的醫院專家詳細的解剖了馮布勞恩的屍體,試圖找到他死亡的真實原因,因為當時美國人高度懷疑是蘇聯下的黑手,可是不管怎麼檢查,馮布勞恩都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反而怎麼看都是因為心臟驟停猝死的。
無奈之下,美國人也只能承認自己的運氣太不好,好容易搞到了一個火箭專家,誰想到就猝死了。比較有意思的是,猝死的不僅僅是馮布勞恩,這位火箭天才團隊中最重要的那幾個核心任務,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都死得不明不白,有食物中毒死的,有洗澡時觸電死的,甚至還有吃棗子被噎死的。總而言之,這一批德國火箭專家還沒發揮出什麼作用就全部嗝屁了。而之前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並不是那麼充分,沒有了馮布勞恩一干天才,其進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按照kgb的估計,就算元老院敞開的花錢,不計成本的投入,美國也很難在1955年之前研發出刊用的洲際導彈。而實際上美國人的投入不可能是無限制的,因為蘇聯不僅僅是在洲際導彈這一項上給美國施加了壓力。包括原子彈、氫彈,包括核動力裝置,包括防空反導,甚至還有其他常規軍事領域,蘇聯都給美國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比如在防空反導領域,蘇聯第一代s-25金鷹防空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