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和蔣某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這一次就引來了總爆發。如果按照史迪威的意思美國最好的選擇就是幹掉蔣某人換一個代理人,甚至羅斯福總統也批准了他的建議,只不過設定了一個限期。而在這個限期之內,最後史迪威並未能下定決心真的做掉蔣某人,這就給了老蔣反戈一擊換掉史迪威的機會。
當然,這一切暫時還沒有發生,因為豫湘桂戰役才剛剛開始,雖然湯跑跑已經開始了千里轉進工作,但是史迪威當時還沒有完全對刮軍死心,還盼望著****能夠奮起。
尤其是在7月中旬,當八路軍和新四軍在華北、山東、蘇北發起了一系列的攻勢作戰之後。史迪威還幻想著****在河南、湖北一線也掉頭反擊,打一個全面的大勝仗。
不過他的這種希望或者說奢望不會持續多久,因為當蔣某人聽說****開始反攻之後,真心是大喜過望,他是巴不得****跟鬼子拼個你死我活,最好是兩敗俱傷才好。甚至光頭已經開始幻想****實力大損之後,刮軍剿匪如入無人之境的場景了。
當然,這肯定是奢望,能征善戰之師不是養出來的,看看明末的所謂關寧鐵騎,大明朝花了多少金錢,結果呢?抵禦外辱不行,反而成為了清兵竊取中原的排頭兵。
誠然,新四軍和八路軍在此時同鬼子硬拼,確實會蒙受一定的損失,但也必須看到,以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作戰模式是游擊戰為主,哪怕是在蘇聯的援助下獲得了一定的重武器並接受了一定的正規化訓練,但本質而言,這支部隊打正兒八經的攻堅和殲滅戰能力是不足的。這種不足不是說訓練就能夠解決的,只有真正去轉變作戰模式,讓指戰員們積累經驗,才能有所提高。
而現在有日軍陪著練手,這不就挺好。如果八路軍和新四軍都能夠搞定,在未來蔣某人挑起內戰之後,還會怵所謂的刮軍嗎?
反之,蔣某人那邊看似是儲存了實力,但他那些兵說實話也就是那麼回事,除了幾個所謂的主力和遠征軍能打一點,其他的真心不咋地。幫著搖旗吶喊還湊合,一旦到了逆境,很快就會崩潰。這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看似老蔣今天佔了便宜,但是未來必然要還賬的。
當然,軍事問題並不是李曉峰去華夏的重點。打仗說實話他並不在行,他主要的工作還是解決政治問題。什麼政治問題呢?當然時未來蘇聯和華夏的合作問題。
歷史上蘇聯和華夏有一段蜜月期,不過那主要的原因是赫魯曉夫在政治上有求於****,那才會那麼友好。而一旦赫禿子站穩了腳跟,你看看,雙方的各種矛盾立刻就爆發了,所謂的同志加兄弟也立刻變成了仇深似海。
李曉峰始終認為,兩個國家之間僅僅靠********而聚攏在一起是脆弱的。精神總是幹不過物質的,只有蘇中兩國的國家利益能夠高度契合起來,這種同志加兄弟的關係才能長久。看看後世的英美,這兩家為什麼那麼臭味相投?無他,國家利益一致而已。一旦有一天這兩家的國家利益不一致了,分分鐘翻臉也是正常。
那麼此時蘇聯和華夏的國家利益完全一致嗎?如果是刮民黨代表華夏,那真心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好在李曉峰是穿越者,知道蔣某人嘚瑟不了幾天,未來的華夏必然屬於****。那麼蘇聯和****之間的利益關係又如何呢?
這就比較一致了,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矛盾。英國和美國之間尚有矛盾,何況是曾經是仇敵的中俄。在兩國之間都存在一種相似的民族情緒:華夏的一部分民族主義者認為當年俄國是侵佔華夏領土最多的國家,這筆賬應該算一算,要提中蘇友好,那蘇聯就必須還舊賬。如果蘇聯不還舊賬那就是亡我之心不死,那就必須死過。
同樣的,蘇聯也存在另一種相似的情緒,這一部分人認為蘇聯的遠東地區國土龐大人煙稀少,而華夏那個人口基數實在嚇人,現在“幫助”華夏發展,萬一有那一天這幫人“反攻倒算”搶回“失地”怎麼辦?
在這些大俄羅斯主義者看來,幫助華夏是危險的,是扶植一個潛在的敵人,千萬不能這麼做。
李曉峰並不想評論這兩種思維對錯與否,因為政治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麼對錯,用對錯來評價政治是膚淺的。政治上一直存在的只有利益,從利益的角度說,這兩種想法都是打著維護國家利益的藉口損害國家利益。是分不清利益的主次關係,典型的短視。
誠然,當年老毛子是瓜分華夏的主力黑手,吃相不是一般的難看。作為後輩子孫當然要牢記國恥,要奮發圖強,如果能夠搶回失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