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耶穌實在公元30年還是公元33年或者36年殉道,總而言之,那幾年猶太人的生活狀態是很不如意的,不光有腐朽的神殿祭司和希律家族在壓榨他們,更糟糕的是異族羅馬人那個野蠻兇殘的總督彼拉多還在作威作福。
《新約全書》中的彼拉多形象還不錯,似乎是不願意處死耶穌,耶穌的死完全是猶太人的責任。反正僅僅只看《聖經》的話,猶太人是典型的反派,羅馬人彼拉多顯得很“無辜”。
但事實是這樣嗎?眾所周知,《新約全書》是耶穌殉難差不多一百年後才得以成書的。那時候為了迎合羅馬統治者,肯定要將羅馬主子洗白白。而且這部新約後來多次修訂,刪節了大量對耶穌神性不利,以及對羅馬統治者不利的章節。
總而言之,新約中前後矛盾和錯漏的地方太多太多,很多東西都是似是而非讓人摸不著頭腦。歷史上的彼拉多可不是什麼好人,其對猶太人和耶穌犯下的罪行是洗不乾淨的。
比如這位彼拉多剛剛上任的時候,就做了這麼一件事:他命令他的軍隊舉著畫有羅馬皇帝肖像的盾牌挺進耶路撒冷,這很顯然是耀武揚威是給猶太人一個下馬威(猶太教傳統是禁止崇拜偶像的,羅馬皇帝肖像肯定不適合出現在耶路撒冷)。
面對這個新上任的二百五總督,連羅馬人的狗腿子希律.安提帕斯都有些無語,只能親自帶領代表團面見彼拉多,懇求這位總督移去這些畫像。
面對猶太人的抗議,彼拉多是怎麼做的?他將自己的衛兵派了出去,準備抓人。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猶太人也豁出去了。代表們乾脆趴在地上將自己的脖子亮出來,意思是要麼你殺了我們,要麼就移去畫像。
面對猶太人的強烈反彈。這位總督不得不妥協讓步,移除了畫像。但是事情並沒有完。猶太人和新總督的摩擦才剛剛開始,正式上任之後,這位彼拉多四處鎮壓猶太反叛者,在加利利大開殺戒,使“加利利人的血摻雜在他們的祭物當中”。
總而言之,這位總督在猶太人中的風評很壞,用猶太人的話說“貪贓枉法、暴力、偷竊、毆打他人、濫用職權、大肆處決異議者和野蠻兇殘”。甚至連希律家族的都說他報復心很強脾氣暴躁。
要知道彼拉多代表的是羅馬,是羅馬委任統治以色列的代表。作為兒子的希律家族這麼評價老子的代表,可見彼拉多有多麼糟糕。
彼拉多當總督的那些年,可以說是猶太人生存狀態相當的糟糕,類似耶穌和約翰這樣的反抗分子是越來越多,整個猶太族群都處於風雨飄搖當中。
那麼彼拉多當猶太行省的總督是哪幾年呢?大約是公元26年到公元36年。好吧,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年份,在公元36年彼拉多就下臺了,下臺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撒瑪利亞“先知”給了他沉重一擊。
這個撒瑪利亞先知向心潮澎湃的猶太人宣稱遭到了摩西的骨灰翁,要求猶太人接受其領導。而彼拉多則立刻做出反應。派遣騎兵殺了撒瑪利亞先知及其追隨者。
這項行動看似維護了羅馬的權威和統治,但卻激怒了撒瑪利亞人,連撒瑪利亞人都指責其殘酷無情。一時間是民憤滔天。這麼說吧,彼拉多的鐵腕並沒能讓猶太人屈服,反而將猶太人逼迫到了公開反叛的邊緣。以至於羅馬駐敘利亞總督都不得不親自出手干預,罷免了彼拉多,將這個貨遣送回了羅馬。
這項舉措是如此的受猶太人歡迎,差一點這群人就將敘利亞總督奉為救世主。
聖保羅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做出轉變的,雖然不可能有人知道其轉變的真實原因,但是我們可以進行大膽的猜測。之前說過保羅是法利賽人,遵循猶太律法的法利賽人怎麼會走上全面否定和推翻猶太律法的道路?恐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保羅對猶太律法和猶太傳統徹底的失望了。他恐怕認為堅持傳統已經不能改變猶太人的生存條件了。
看看猶太人面對彼拉多的反應,處死耶穌的時候。猶太人上層幾乎是一致喊打喊殺,但是面對彼拉多時卻完全無能為力。竟然只能依靠羅馬爸爸大發慈悲。而對於那位驅逐了彼拉多的敘利亞總督,猶太人竟然感恩戴德,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不是恩賜,而是那位總督的職責,那位總督也根本不是在幫助猶太人,而僅僅是維護羅馬的統治而已。
那一刻,恐怕聖保羅的內心被狠狠地撕裂了,同胞的反應恐怕是讓他感到了恥辱,也讓他進一步認識到猶太律法和猶太人的聖殿真心是什麼用都沒有。既然它們沒有用,那麼還要它們做什麼?
那麼保羅的覺悟對李曉峰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