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98 華沙(上)

比利時、荷蘭等國出頭,就算是用強的,也得把這筆錢榨出來。

有了這筆錢,歐洲的金融形勢就要好太多,而美國人的金融大棒就沒有那麼厲害了。也就是說歐洲將比歷史上更早的重新崛起,想必在那時候以戴高樂為首的那幫民族主義者是會迫切地想要擺脫美國的影響力。

而獨立的西歐將使美國人的國際影響力大大下降,美國人還想像歷史上一樣將西歐捆在自己的戰車上,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也就是說在美蘇兩強並立的大格局下,如果蘇聯表現得不是那麼咄咄逼人,並釋放出足夠的善意(金融援助)西歐將更加中立,而沒有了西歐的搖旗吶喊,美國的全球戰略不說完全退出歐洲,至少也不可能像歷史上一樣對西歐頤指氣使。

這樣一來在西歐方向不管是冷對抗還是熱對抗的危險都大大降低。而沒有尖銳的對抗之後,整個歐洲的經濟將不會像歷史上冷戰時期那麼涇渭分明,東歐和中歐的農副產品可以進入西歐市場,西歐的工業產品也能正常的流入中東歐,當雙方的經濟緊密的連在一起的時候,美國人在這個方向製造衝突和矛盾搞對立的能力就直線下降了。

穩住了這一頭,將使蘇聯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東方向,不說攪他個天翻地覆,至少也能讓中東的油老闆們難以安心的賺錢。當中東的石油產業不能像歷史上一樣強大,那麼西歐的經濟所要消耗的能源必然要倚重蘇聯,牢牢抓住歐洲的能源命脈之後,還怕他們翻天嗎?

李曉峰的規劃是很完美,但能不能實現還真要看紅軍在戰場上的表現。那麼紅軍在戰場上的表現究竟怎麼樣呢?讓我們從北往南一個個的說。

最北面不是波羅的海,而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方方面軍下屬的雪地集團軍從納爾維克一路南下,兵鋒所指德軍是望風而逃,不逃不行阿。就德國部署在挪威的那點兒兵力,真心不是紅軍的對手,這一路幾乎就是平推吊打。截止到1944年8月中旬,剩下的那點兒德軍已經只能困守奧斯陸了,樂觀的估計最多還有十天半個月挪威就將全境光復。

再往南就是猶太的戰事了,隨著德軍北方集團軍群被抽調得七七八八,東普魯士的猶太人和紅軍已經開始了有限規模的反攻,雖然還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但這預示著開戰以來整整三年都只能被動防禦的波羅的海戰區終於也可以給德國人添堵了。

按照軍委的規劃,這個地區將在九月份開展全面反攻,將迫使德國人從中線和南線抽調兵力,為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科涅夫一干猛人減輕正面壓力。

繼續往南就要說到華沙的事兒了,7月上旬,羅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部隊幾乎是同時抵達了斯瓦河畔。稍有不同的是,羅科索夫斯基的主力基本到齊,而朱可夫趕過來的僅僅是先鋒部隊。這場雙架馬車之間的競爭似乎是羅科索夫斯基稍微贏了那麼一點點。似乎羅科索夫斯基就要成為華沙解放者了。

對此朱可夫當然是有些不服氣,軍人嘛誰不喜歡榮譽和勳章,尤其是華沙這種具有重要意義的大城市,能夠解放這樣的大城市不光意味著軍事榮譽,還意味著政治地位。名譽和地位誰不想要?

所以一度朱可夫是四處遊說,不說完全獨霸華沙解放者的頭銜,但至少也得分一杯羹不是?只不過讓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既有些失望又有些鬱悶的是,李曉峰否決了他們倆的提議,某仙人建議——對華沙圍而不打!先圍困幾個月再說。

李曉峰為什麼提出這種和稀泥的建議呢?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華沙雖然是紅軍挺進德國路上的第一座大城市,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意義,但實話實說,這也就是點象徵性意義而已。後面還有柏林、阿姆斯特丹等一大票更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城市,區區一個華沙算得了什麼?

第二原因就很實際了,華沙這種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絕對是後勤上的巨大負擔。一旦解放了這座城市,百萬人要吃飯、要穿衣,這是一個巨大的包袱。紅軍的後勤保障本來就是勉力而為,再背上這麼這麼一個包袱還怎麼開得動?

在李曉峰看來,華沙這種大城市根本就是賠本的買賣,拿下它只是面子上好看,但裡子是賠得乾乾淨淨。還不如繞開它,繼續向著波蘭縱深發展去更快的攻城略地來的強。

至於李曉峰不打算拿下華沙的最後一個原因,那是他很清楚波蘭人很快就會起義作死。看著波蘭擦腳布被德國人幹掉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歷史上德國人不就在華沙幹掉了20萬擦腳布。能省一點麻煩,能減輕一點負擔那就是一點,戰後物資可是很緊張的!

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