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還很麻煩,75毫米的有短、中、長和超長四款,88毫米的也有兩款,這其中絕大部分彈藥都是不能通用的,無疑加重了後勤負擔。
總而言之,施佩爾很頭疼,元首的“無理”要求讓他壓力倍增,經過跟古德里安的一番溝通之後,施佩爾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生產更多地突擊炮替代坦克,至少暫時替代坦克。”
如果按照希特勒的脾氣,這個建議是無論如何也行不通的,在他看來老子提出的要求就必須無條件的執行,怎麼能打折扣呢?不過施佩爾和古德里安的聯名建議讓他改變了主意。
“突擊炮生產更加簡單,而且防禦力也不差,適合當前我軍的防禦態勢……當然,我們不可能永遠生產突擊炮或者完全不生產坦克。暫時,在這個被動的時刻生產突擊炮應急,以滿足前線日益增長的反坦克需求……等我軍重新轉入進攻之後,自然要重新轉產坦克……”
這是很務實的做法,別看蘇德兩國的突擊炮和坦克相比就是沒有炮塔,似乎沒少多少部件。但是取消掉炮塔之後,第一可以降低火線高度,外形低矮的突擊炮很適合在防禦戰中陰人,第二可以降低生產時間。炮塔的滾珠軸承以及液壓系統相當麻煩,第三,突擊炮取消掉炮塔之後,可以順便利用去掉炮塔的重量加強正面裝甲,這讓其防禦力更高。
而且在施佩爾看來大量生產突擊炮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保留四號坦克的生產線,畢竟不可能用昂貴的黑豹、老虎的底盤去製造突擊炮,那效費比實在太低了。
而保留四號坦克的生產線,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續生產四號坦克,和黑豹、老虎和虎王相比,施佩爾還是更喜歡符合工程邏輯的四號坦克。
德國人在挖空心思的提高裝甲車輛的產量,而在他們的對面,蘇聯也在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1943年6月以前,紅軍要生產T-34-76、T-34-85、T-35A、T-35B、T-54A、T-55和Вn-2等好幾種主要坦克。但是從1943年7月份開始,這一情況大大改觀了。T-34集中為生產T-34-85,T-35也主要生產後期型號,至於T-54/55倒是繼續保持兩條腿走路,比較悲劇的是Вn-2,這種落後的重型坦克被取消,列寧格勒也開始轉產T-54A。
和德軍瘋狂的開始生產突擊炮相比,此時紅軍的重點是坦克,突擊炮主要生產SU-85M、SU-100和SU-152,其中SU-152主要用於攻堅。至於SU-122雖然保持少量生產,但122毫米榴彈炮主要轉產式的2S1型122毫米榴彈炮。
這個所謂的2S1型榴彈炮。實際上就是最新版的D-30去掉炮架裝上剛剛投產的第二代通用底盤結合而成的產物。
D-30自然是不用多說了,1943年8月剛剛投產,主要用於接替M-30(1938)榴彈炮,實際上就是歷史上D-30的早產版。除了重量稍重(3.5噸)之外,其餘效能同D-30沒有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第二代通用底盤。這個第二代通用底盤採用發動機變速箱前置的結構,扭杆懸掛和六對負重輪,可以比較方便的改造成其他各種車輛——包括步兵戰車、自行火炮載具、裝甲搶修車、通訊指揮車、醫療救護車、裝甲偵察車。總而言之,這將是未來紅軍機械化部隊的步兵之足。
作為第二代通用底盤,該車可以搭載122毫米和152毫米火炮。從而成為自行榴彈炮。比如2S1就是122榴的版本,而搭載152榴的型號還在設計之中。
當然這種底盤最重要的用處還是蘇聯的第一代步兵戰車,也就是所謂的BMP-1。請注意,這不是歷史上的那個BMP-1,兩者區別很大。這個BMP-1高度稍高,而且取消了BMP-1那個不太成功的73毫米低膛壓滑膛炮,改為裝備2A30型30毫米自動炮。雖然口徑比歷史上的2A28小不少,但是精度實在強了太多,2A28那個炮真心只能說是個火箭筒,精度低得讓人無法忍受。
當然,這些第二代通用底盤剛剛投入生產,暫時還只能供應少部分重點建設的近衛部隊。比如說羅科索夫斯基的近衛機械化第4軍就有少量裝備。在冥王星戰役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只不過因為數量有限還不是特別突出。
回到正題,當德軍在第一線的“要塞”被碾碎了之後,紅軍的裝甲優勢就全面發揮出來了,比如說近衛機械化第4軍就在一天一夜之間狂奔120公里,成功的實施了圖哈切夫斯基設想中的大縱深作戰,迫使在白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