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戰場的空間這麼大,而海戰中為了發揮出艦隊最強大的火力,又要求排成戰列線用側舷火力打擊敵人,這樣一來整支艦隊的陣型就會拉得很長,往往排頭的都看不見吊在尾巴上的。
而戰場上每個指揮員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很顯然在海戰中並不是每一個指揮官都清楚自己艦隊和敵人艦隊的態勢。換句話說,容易出現失誤,問題一堆堆。
這麼說吧,幾乎在每一次海戰中都能找到問題,日德蘭海戰中貝蒂和傑里科都有問題,好在他們的對手整體實力處於下風,選擇了撤退,否則皇家海軍的神話早就破滅了。
而現在巴西列夫的編隊就有問題,因為速度比敵人慢一截,根本就搶不到有利陣位的他,只能很被動的捱打。當巴伐利亞、巴登和國王號以及大選帝侯號被五艘女王級“吊打”的時候,後面的六艘友艦竟然有些插不上手。
比如總督號和威廉皇太子號就只能用前主炮迎敵,效率很低。而後面的四艘德皇級乾脆連加入戰鬥的機會都沒有。要麼射擊角度被前面的友艦和友艦煙囪裡噴射出的煙霧擋住了,要麼乾脆就在主炮的最大射程之外,只能看著乾瞪眼。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德國人的305毫米主炮太差嗎?應該說跟炮的關係不大,跟炮塔的關係更大一些。以前有提到過。因為火控和觀瞄裝置的限制,日德蘭海戰之前的交戰距離大部分都在15公里之內。
可是隨著觀瞄裝置和火控的進步,實際上一戰的海軍強國都意識到了海戰的距離在拉遠。所以在1915年。德國海軍為了適應遠距離海戰也對戰艦的炮塔進行了改進。將主炮的最大仰角從13.5度提高到了16度,也就是說提高了2.5度。別小看這二點五度角,因為僅僅是這一改進就讓主炮的最大射程從16.2公里提高到了20.4公里(當然同樣也犧牲了最小射程,因為火炮的俯角從負8度降低到了負5.5度)。
當時德國海軍以為這樣的提升已經足夠了,保證18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已經很完美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時代的發展太快了,那一點點改進根本就不夠用。如果說日德蘭海戰時雙方還在十來公里左右打轉轉。那麼到了1919年以後交戰距離飛速的延伸了。雙方在20公里以上距離上就會開展接觸,交戰會在20公里的距離上打響。而這種距離對德國人來說就有點鞭長莫及了。因為他們的主炮剛剛夠20公里的射程!
所以在一戰結束之後,各國很快就著手改進炮塔,火炮的仰角普遍被提升到40度左右。比如說女王級,最初的仰角只有20度。改進後就提升到30度。發射871公斤重穿甲彈時最大射程從21公里提高到了26.5公里。發射更先進的879公斤重穿甲彈時,最大射程提高到33公里.
總而言之,火炮的最大仰角很重要,德國人在這方面有點保守,在最大射程上有點吃虧。而俄國人在這方面卻走在了前面,這不是開玩笑,俄國人在日俄戰爭中吃了虧之後,非常重視火炮的射程,開始極大的提升火炮的仰角。不光新建造的無畏艦火炮仰角一開始就比較大,甚至對一些前無畏也進行了改造,讓前無畏的火炮仰角都達到了35度!
如果此時跟在編隊後面的是四艘甘古特。那開火射擊問題是不大的,可惜四艘甘古特已經壯烈犧牲了,這種假設完全沒有意義。而且讓巴西列夫選的話,他恐怕寧願帶四艘最大射程小一些的德國戰列艦,也不願意帶薄皮的甘古特。
總而言之吧,此時的作戰態勢對俄國人是不利的。面對這種不利的態勢,巴西列夫只能選擇趕緊轉向。也就是像美國海軍的一號戰術中說的,趕緊轉變航向使雙方的戰列線處於平行。
按道理說,如果戰鬥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英國人繼續再次加速超車再搶一次t頭,然後巴西列夫接著跟隨轉向,直到雙方誰先撐不下去為止。
但是當巴西列夫下達了轉向的命令之後,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兩艘巴伐利亞,四艘國王級就老老實實的跟著旗艦一起轉向了。可從德皇號開始,後面的這四艘德皇級卻莫名其妙的繼續維持航向不變!也就是說,巴西列夫的艦隊斷成了兩截,十艘戰列艦分道揚鑣了!
這真心不是一個好訊息!十艘速度慢的德制戰列艦打五艘女王級還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可是“分兵”兩處之後,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這是怎麼回事?”巴西列夫在司令塔裡跳腳了。
怎麼回事?原因很簡單,德皇號的舵機莫名其妙地卡死了,無法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