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列寧還沒有喪失理智,很快他就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這麼搞是不行的,讓一個人長久的把持最高權力,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權力核心得不到更新。不光是年青一代無法得到鍛鍊也沒有出頭之日那麼簡單。還會直接導致另一種形式的獨裁出現,最後不可避免的將蘇聯帶回俄國的老路,然後一場的新革命又會再一次讓俄國陷入動盪,而下一次動盪,俄國還有那麼好的運氣趕上主要的敵人都陷入麻煩不可自拔嗎?
列寧是不會賭運氣的,所以哪怕他現在很震怒,但依然堅信一條。他必須退休,必須讓權力順利的完成交接。然後形成良性迴圈。所以他重新冷靜了下來,並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今天發生的一切。
從另一個角度看,列寧也有些欣慰,雖然這種欣慰中飽含著苦澀。但他確實欣慰了。為什麼欣慰?竟然是為斯大林欣慰!
要知道,從十月革命前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倒臺開始,斯大林雖然成為了列寧的重要助手,但鋼鐵當時在黨內的威信是遠遠無法跟托洛茨基相提並論的。不客氣地說,那時候沒有他在,鋼鐵會被托洛茨基輪得死去活來,甚至加上斯維爾德洛夫,這兩人一塊兒也不是托洛茨基的對手。
而僅僅十來年,斯大林竟然能讓托洛茨基產生威脅感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斯大林跟托洛茨基之間的差距已經大大縮短了!如果此時的斯大林還是1917年的那個斯大林。托洛茨基會用這種陰招嗎?
很顯然,斯大林成長了,作為一手將斯大林扶到黨核心心機構的列寧而言。哪怕是很生氣,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種學生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成就感了。而這種成就感極大的減輕了列寧的震怒,並讓列寧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斯大林和斯維爾德洛夫能形成一個鬆散的聯盟關係,是不是足以制衡托洛茨基,讓托洛茨基不至於過於的獨攬大權呢?
列寧在做出退休的決定之前,也有過這樣的考慮。不過當時他認為斯大林和斯維爾德洛夫就算成長了,但是也不足以在1935年完全制衡托洛茨基。總體上他認為鋼鐵和小斯還差托洛茨基這麼一點兒。
而現在,列寧不這麼認為了,僅僅是斯大林跟斯維爾德洛夫的小弟進行了一次合作,就讓托洛茨基如臨大敵,不得不用陰招了。這要是斯大林和斯維爾德洛夫真的能夠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托洛茨基估計睡覺都不踏實了吧?
想到托洛茨基可能出現的糾結表情,列寧不禁笑了出來,他搖了搖頭,對今天發生的事兒是酸甜苦辣各佔一份兒。而就在此時,列寧才發現辦公室裡還有一個人沒走。
“安德烈,你怎麼還在這裡?”列寧有些不高興地問道。
李曉峰自然知道導師大人為嘛不高興,剛才列寧想了些什麼,那真心是全都寫在了臉上,他也是瞧得真真的。而一把手最忌諱被下面的人看透,換做是李曉峰自己估計也會惱火,甚至火冒三丈都有可能。導師大人僅僅是有點兒不高興已經算是殊為不易了。
可是李曉峰覺得自己無辜阿,他是來嚮導師大人彙報和請示工作的,關於希特勒和納粹的問題,您老人家還沒給說法呢!再說,剛才您也沒有讓我出去,是您自己走神了,這能怪我嗎?
好在列寧也很快反應過來了,似乎還真不是某人故意賴著不走,而且對於習慣於在重大事件發生之前必然請示的某人,列寧也完全沒有道理不滿意。看看邵武勉,如此大的事兒,就瞞著他,比較之下某人就招人喜歡多了。
所以列寧很快忘掉了那一點點不愉快,重新思考某人的那個問題該怎麼解決。不過稍微一想,列寧就搖了搖頭,有點難辦了。今天這事兒一出,列寧派和託派的關係必然又要緊張一陣子,在這個時候討論國家戰略問題,容易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弄不好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暫時保持對希特勒和納粹黨的跟蹤觀察,一定要搞清楚他們的本質,有了新的情況再通知我。至於德國共產黨的問題,讓共產國際出面警告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同志,讓他們引起重視。”
如今也只能這麼辦了,李曉峰也沒有什麼不滿意,不過就在他準備告辭的時候,列寧忽然又叫住了他:“安德烈,最近一段時間,在軍事問題上你不要逼得太緊,要給圖哈切夫斯基同志留一定的餘地,他畢竟是總參謀長!”
李曉峰撇撇嘴,心說:“這就是李森科事件的副作用了。”很顯然,列寧還是希望托洛茨基過渡的,否則不會鄭重的告誡他:“不要逼太狠。”,這其實就是給托洛茨基留面子。
而李曉峰真心不想留這個面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