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33 新戰術

536技術水平不高,但是這個無電線才剛剛興起的年頭,這玩意兒就是高科技。以諾基亞當年只能鋪設電話線路的水平,根本是搞不定的。

所謂的生產其實就是諾基亞生產一個外殼,內部的核心電子元件都是某仙人透過聚寶盆提供的。說白了諾基亞就是幹了個來料加工的活兒。

之前在芬蘭戰場上scr-536被小規模試用過,主要是裝備給了紅鷹團。當時圖哈切夫斯基對這種方盒子“電話”雖然感到新奇,但也沒太在意。後來在內戰中圖哈切夫斯基幾乎淡忘了這種通訊器材(原因很簡單,scr-536理想條件下的最大通訊距離也就不到五公里,對於動不動上千公里機動作戰的東方方面軍來說,這玩意兒真心沒有什麼用)。

直到在攻擊波茲南的時候。當火箭炮兵使用scr-536高效快速的傳遞資訊,實現了快打快跑時,圖哈切夫斯基才反應過來。這玩意兒是陣地戰的神器啊!對於營級指揮官來說。這個小東西傳達命令太合適了!

於是乎圖哈切夫斯基很不客氣地就做了一回伸手黨,讓托洛茨基幫忙從某仙人那裡“搶”了幾百部scr-536配發給了攻堅部隊。有了scr-536的幫助,圖哈切夫斯基才能將部隊的攻擊正面拉寬,否則,接下來的攻堅作戰他恐怕得付出更加慘重的傷亡。

當然,光有scr-536也是不夠的,畢竟這玩意兒屬於輔助性工具。是戰鬥力放大器。具體的怎麼攻堅還要看戰術以及配合。

為了打好攻堅戰圖哈切夫斯基絞盡腦汁的想出了新戰術,為了徹底改變進攻部隊被動挨打的局面。他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是為攻擊部隊配備“裝甲掩體”,其實就是一整塊鋼板衝壓成的“龜甲”,在平坦的地形上進攻部隊的前突偵察士兵可以躲在龜甲後面躲避敵人的火力;第二就是為攻擊部隊配備37毫米步兵炮,用於伴隨進攻。隨時隨地的支援進攻部隊壓制敵人的火力點。

整個進攻戰術分成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炮兵的炮火準備,在火箭炮大發神威傾瀉彈雨的時候,攜帶龜甲的步兵前進;第二步,炮火準備結束之後,由攜帶龜甲計程車兵探明敵人殘餘的火力點,將其通報給配合作戰的37毫米步兵炮單位,由步兵炮摧毀敵人的火力點;第三步,步兵開始突擊,在他們的掩護下37毫米步兵炮一起向前移動;第四部。在步兵和攜帶龜甲的步兵的掩護下,37毫米步兵炮進入敵方陣地,利用直射火力壓制和摧毀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野戰炮掩體。最後達成佔領和突破的目的。

圖哈切夫斯基的戰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似乎分工配合很明確很合理,但其中的問題也不小,很多都是這位天才元帥想當然了,在實際戰鬥中所有的問題都將暴露出來!

首先暴露問題的就是那個很醜陋的“龜甲”,圖哈切夫斯基的出發點是加強一線偵察部隊的防禦力。避免他們在敵人的火力下被大量殺傷。

但在實際使用中卻發現,這個龜甲雖然名義上能抵擋全威力步槍彈的連續命中。但是這玩意兒死沉死沉的,背上這麼一個烏龜殼之後,偵察部隊的機動性瞬間就歸零了。

那真是跑不動、站不起來什麼戰術動作也做不出來,本意是為了減少傷亡才配發的裝甲反而卻導致士兵更大的傷亡,反正對於一線偵察部隊來說,對這個龜殼真心是無愛。

不光是龜甲有問題,看上去很好很強大的炮兵支援戰術也被證明是完全不切實際。首先是37毫米步兵炮威力太小了,根本啃不動敵人堅固的工事,有戰例顯示曾經一個炮班向一座機槍火力點連續發射了4發炮彈都無法將其摧毀,反而在敵人機槍的殺傷下,這個炮班的9個小夥子死了一多半,只能狼狽的遺棄火炮逃了回來。

不光是威力小,其次更重要的問題是37毫米步兵炮雖然算輕的了,但是對於突擊作戰還是顯得笨重,在沒有騾馬牽引的戰場環境下(只能人推肩拉),讓炮兵班的幾個小夥跟上步兵突擊的速度非得尿血不可。根據初次作戰的統計,75%的炮兵班在牽引過程中沒有進入炮位就被敵人的火力殺傷了。

總而言之,圖哈切夫斯基挖空心思想出來的新戰術,一開始就被證明是個不可不扣的悲劇。不過小圖卻沒有一點兒灰心喪氣的意思,他本來也是藉此完善戰術,作為一個已經很久沒有打戰壕戰的指揮官,他必須透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來找感覺。

那麼圖哈切夫斯基找到感覺了嗎?暫時還沒完全找到,不過他也沒必要費勁去找了,因為他的問題李曉峰已經幫忙解決了。在上次同波蘭人的決戰結束之後,李曉峰、烏博列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