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的商船透過蘇伊士運河。
反正猶太人對此是相當的惱火,早就想拔掉這些釘子了。不過要實現上述目標有兩個難題:第一,以軍應該先於英法傘兵行動。但為了打草驚蛇,儘量延遲埃及的總動員和兵力調動,以軍必須製造西奈半島方向只是佯動的假象,這還是比較困難的;第二,以色列預計到聯合國將強力干預勒令停戰,所以主要作戰目標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造成既成事實。
而當時,埃及軍隊在加沙、西奈和內格夫沙漠的結合部拉法至阿里什一線部署重兵集團,北上可以威脅以色列第一重鎮特拉維夫,直搗以色列的老巢;向東可以和佔領耶路撒冷的約旦軍隊打通聯絡,把以色列攔腰斬成兩段;甚至南下還可以切斷膽敢透過內格夫沙漠進軍西奈的以軍。
加沙、西奈半島和內格夫都是沙漠,但拉法一帶有一點丘陵,埃及軍隊在此築壘據守,如果以軍前往進攻,不一定能攻克,容易變成持久戰。不解決這一重兵集團,進攻西奈的以軍側翼就要暴露在埃及軍隊的彈雨之下。而沙姆沙伊赫靠近以色列一側的都是難以通行的沙漠,僅有靠紅海一側的西海岸有一條公路,但是要想利用這條公路,就得穿越整個西奈,打破埃及軍隊的層層防禦,這也是很難做到的。
看上去形勢對以色列極其不利,但是埃及軍隊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戰鬥意志不強,一旦重要交通要道和戰略要點被突破,比如說後方被包抄或者被孤立,埃及人很快就會潰不成軍。
而達揚厲害之處則是準確的抓住了埃及人的這個弱點,決定不做正面攻堅,而是從側後大縱深穿插,促使埃及人崩潰。他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在西奈半島中部用沙龍的傘兵旅打穿插,但在戰爭前夜,沙龍率領旅主力完全相反的約旦前線迷惑阿拉伯人。在戰爭打響的零時,一個營的傘兵首先在西奈中部的戰略通道米特拉山口東側空降,戰爭正式打響之後,沙龍旅的主力立刻掉頭,高速穿越內格夫沙漠,突破昆提拉和納卡拉,趕赴米特拉山口和先行傘降的傘兵匯合,切斷西奈南北埃及軍隊之間的聯絡。然後傘兵向北進攻加沙,再向南長途奔襲沙姆沙伊赫。當時達揚只給了沙龍24小時時間,但他內心認為48小時能夠匯合就謝天謝地了。
說起來,沙龍也是彪悍,這位乾脆就沒有等待配屬給他的六輪越野卡車抵達就率隊出發了,一路上強徵了能夠找到的一切民用車輛,連滾帶爬的在沙漠中強行軍,猛打猛衝碾過昆提拉,最後在不到30個小時內強行軍近300公里,成功的完成了任務。
但也不是所有的以色列指揮官表現都有沙龍這麼標準,負責戰區北線的南方司令部司令阿薩夫.西姆霍尼求戰心切,違抗了達揚的命令,不等傘兵的北線進攻開始,就迫不及待的將精銳的第七裝甲旅及其100輛坦克投入了中線的戰鬥。
該旅的旅長接到命令之後命令悍將亞布拉罕.阿丹少將所在的營穿越達伊卡綠洲向敵人縱深穿插,突襲阿布.安蓋拉。說起這位阿丹必須得說說,這位阿丹年紀不大(1926年出生),以色列獨立戰爭時期才二十多歲,但別看他年輕,打仗真的很強。出生於巴勒斯坦在內格夫沙漠長大的他從小就參加了猶太人精銳部隊帕爾馬克。
在以色列獨立戰爭前夜,還是上尉的阿丹率領一隻小分隊衝進埃拉特,為以色列搶到了寶貴的紅海出海口。當得知以色列建國的訊息時,機動的阿丹找來了一匹白布,用鋼筆墨水染上了代表猶太人的大衛王之星,然後爬上旗杆升起大衛旗。這是兩千多年來羅馬人將猶太人趕出以色列後,猶太人第一次在故土上升起大衛的旗幟。雖然阿丹畫的旗幟跟後來的以色列國旗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這是歷史上第一面以色列國旗。
對猶太人來說,阿丹爬在旗杆上升起大衛旗的照片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硫磺島上插星條旗的照片一樣具有別樣的歷史意義。
繼續說第二次中東戰爭時期的阿丹,此時已經是裝甲營營長的他接到命令之後行動迅猛,等旅長尤里.本.阿里發現這次行動可能過於冒險,準備命令阿丹立刻停止行動時,都已經為時已晚,因為阿丹的部隊乾脆已經超出了無線電的聯絡距離。等下一次再聯絡上阿丹時,這位彪悍的營長已經佔領了阿布.阿蓋拉。
應該說阿丹的行動是個意外,而這個意外的效果卻相當的好。埃及人根本就沒有想到猶太人會這麼瘋這麼浪,阿布.阿蓋拉根本就沒有重兵佈防,面對“從天而降”的以色列裝甲兵,該地的守軍很快就被擊潰。
好吧,神兵天降的阿丹成為了戰場上的關鍵點,因為阿布.阿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