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基礎必然會動搖,弄不好埃及又是一場政壇地震。而對於埃及的幕後老闆美國來說,好不容易才搞定埃及,自然是希望埃及穩定,而一旦埃及政壇發生動盪,這筆賬美國人恐怕會全部算在以色列頭上,而以色列暫時還不想得罪美國。
退一步說,就算納賽爾沒有倒臺,以這位的野心恐怕是不甘於俯首認輸的,他恐怕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整頓軍備,然後一雪前恥。也就是說這場戰爭不過是一個開端,未來將是持續不斷地糾纏,根本就沒有盡頭。對猶太人來說,返回巴勒斯坦是回家,是希望安居樂業的,而不是來這裡找刺激見天的打仗玩真人cs的。
似乎想來想去還是防守反擊更靠得住,可以限定戰爭的規模,可以選擇性的消滅埃及軍隊,而且不用淪喪一寸土地?嘿嘿,別想得那麼美好,防守意味著消耗,而以色列國力最經不得消耗。當年二戰中死守東普魯士已經讓猶太人認識到了防守的艱難,當年他們可是付出了血的代價才擋住了納粹的北方叢集。雖說埃及軍隊連給納粹提鞋都不配,但是猶太人依然對防守抱有顧慮,不希望陷入這種被動之中。
一時間猶太人有些舉棋不定,不知道該作何選擇。而此時,國際形勢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小衝突並沒能太吸引媒體的眼球,豬灣事件依然在持續發酵,杜魯門那邊不說是壓力山大也是焦頭爛額,所以他不得不“催促”納賽爾快一點開展行動,為此他不惜又給了納賽爾一定的援助,條件只有一個——儘快動手!
按照納賽爾的意思自然是希望再多準備準備,可現在美國人顯得比他還要著急,連帶著讓他也有些火燒屁股了。一番思考之後,納賽爾認為哪怕是準備工作沒有完全搞定,但也八九不離十了,而且準備得越久就越容易被猶太人看穿,還不如干脆利落的出手,來一個快刀斬亂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