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哥手上有你給的兩杆火槍——我的那杆槍與哥哥的那杆……若師傅許可,能多發一點火槍,比如從碼頭抽一百人,全部武裝成火槍兵,如此,哥哥必將感激不盡。”
大宋朝對正規軍隊管制很嚴,但對於團練等地主武裝則比較寬鬆——《水滸傳》中為了征剿梁山,太尉高俅調集了三十六路團練,這個借兵措施倒是符合大宋軍規。但一般來說,各地的“縣”一級團練最多也就百人上下,能夠跨縣助戰的“州”一級團練,五百人已經算規模龐大了,所以《水滸傳》裡的三十六路團練,兵力加起來也沒多少。
如今,凌飛的兄長凌鵬想組織百餘名火槍兵,這未免超越了縣一級團練的限制,時穿理解凌飛想為密州淩氏的火器世家揚名,並因此光宗耀祖的期盼,但他卻不想那麼早的把火槍兵成建制投入戰場,尤其是不在自己掌控之中。
“這不可能,崔莊團練到目前為止,不過只有六十名火槍兵,這火槍兵訓練起來耗費龐大,維持一支百人的火槍隊,以你哥哥的家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者說,你哥哥真的引起官府重視了,又能怎樣?汴梁城火器作坊連綿成片,正缺一位高階匠師過去指引,你哥哥如今只是一個大將,官家之前幾次呼叫,都被你哥哥拒絕。這次你哥哥既然出來幫助張大尹,那就算正式的官吏了,朝廷以命令形式要求你哥上京,讓你哥哥去主持火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