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傅際瀾綹鞴����蠧PI指數的編制工作。

國際範圍內的CPI就此定型。

由於美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充當世界貨幣,CPI這個事兒,不扯上美國實在也說不過去,事實上,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對於CPI的爭論也的確很豐富。

1974年到1975年期間,由於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通貨膨脹,CPI數字頻頻亮起紅燈,偏偏美國又是一個民主國家,老百姓可以隨便發表觀點,還動不動搞個遊行示威啥的,搞得政府很沒有面子。

統計CPI的政府部門坐不住了。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提出,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只不過是影響生活標準的一個因素,除此之外還有諸如天氣、壞境、安全、公共品、政治狀況等,都有可能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比方說,寒冷的冬季會增加對燃油、煤氣、電力等的需求……

2。3CPI的那點事兒(2)

咦,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某些經濟學家立即心領神會。

由於當時CPI上漲主要受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這些經濟學家就嚷嚷,美國發生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供給因素的影響,受需求拉動的影響較小,應該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變化——這就是著名的核心CPI(Core CPI)概念的由來。

從1978年起,美國勞工統計局開始公佈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CPI,並將其作為美國宏觀經濟分析中評價通貨膨脹的指標,至於原來的CPI,也還繼續編制。

不過,“核心CPI”的概念還是遭到了很多經濟學家們的聲討和反對,關於是否應該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來判斷價格水平,迄今在美國依然在爭論之中。

讓咱們這些土老帽所不能理解的是,就美國CPI這點破事兒,還一度驚動了美國的最高科研機構——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咋回事呢?

原來,到了1990年代的時候,美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美國CPI的準確性提出了很多質疑,爭辯非常激烈。

罪惡的美帝國主義實行 “虛偽的民主制度”,就是有很多弊端——其中的弊端之一就是對政府部門和各級領導人不夠尊重。

咱中國的事兒,政府部門和領導定了就行了,不管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說執行就執行,效率很高,群眾意見再大也白搭,但美國的事兒,只要人民群眾反應很強烈,哪怕看起來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兒,政府也不得不重視——關於CPI的爭論就是一個例子。

鑑於大家對CPI的指標爭論得太激烈,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於1995年設立了以經濟學家博斯金(Michael J。 Boskin)為首的“消費價格指數調查顧問委員會”(也被稱為“博斯金委員會”),對CPI的編制過程和測算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這個委員會調查的結論是,原有的CPI統計導致了美國的物價指數在1995年~1996年被高估了,並且建議美國勞工統計局以後要以編制生活費指數(COLI )為目標。

我倒,就這的破事兒啊?!

你還別說,就這,還再度引發悍然大波——美國勞工統計局對這一調查結果立即叫屈,說俺們部門一直以來就把生活費用指數作為編制CPI的理論框架,你們這意見明顯是雞蛋裡挑骨頭嘛,簡直是故意找政府部門的茬兒!

雙方相持不下,於是不得不請德高望重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出馬,於1999年設定了國家科學院CPI研究專家委員會,邀請了13位深孚眾望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統計學家,好好研究研究這個CPI的事兒。

這個“最高階專家委員會”也進行了一番激烈討論和認真研究,最後的結論是,原有的CPI編制方法基本合理,美國勞工統計局不需要對現行CPI資料收集和估算做出本質改變。

就為人民群眾那一點點意見,看看他們那認真勁兒!

2。4通脹不是CPI(1)

嚴格來說,就從“通貨膨脹”這個詞上,我們就可以認為通貨膨脹與CPI毫無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通貨”的意思就是貨幣,就是錢,咱們中國古代的銅錢,大都叫做什麼什麼“通寶”,意思就是“通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