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9部分

自己是炮兵連長,不是炊事班的小兵,鬧了一這出笑話,陳連舉才正式進入了角色。

拆裝火炮,故障修理,炮兵陣地佈置,射擊準備,各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訓練在六連正副連長和指導員的分工協作下有序地進行訓練。

六連的戰士雖然有各自的分工,但必需能做到十項全能,戰鬥中,炮兵往往是敵方火力重點照顧物件,如果出現傷亡後,不能及時彌補空缺的崗位。

六連的官兵每一個人滿頭滿腦子的都是炮,陣地佈置都是經過反覆驗證後,火炮的位置,彈藥箱堆疊,炮彈擺放,降溫等應急處理,都經過精心構思。要達到區隊長王保要求,能夠快速佈陣,快速轉移的遊擊炮策略,幾乎所有的官兵衣服從早到晚都沒有幹過,喊口令的戰士喉嚨都啞了,填彈的戰士手臂都腫得跟小腿似的,負責校炮的戰士眼睛看到哪裡,都不由自主的想到測距,手裡總是糾著幾根布條子,測風速。

每天一大早,六連長陳連舉和手下的官兵,衝著遠處高舉著大拇指,左右眼互相眨著,嘴裡不知道在嘰嘰咕咕些啥。幾十號人衝著一個方向舉大拇指的場景可是非常壯觀,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是神經病發作,不少戰士像見了鬼似的繞著走。

然而六連的大拇指一旦舉起來,可並不意味著是在誇讚,而意味著炮彈即將打過來,每一個人都牢牢記住自己的身高臂長和手指長度,透過公式計算出距離,有效距離可以達到五公里,雖然有一定的誤差,對於橫飛的彈片而言,都處於殺傷範圍之內。

繩子和腳踏車都被六連給長期佔用,不斷驗證著戰士們目測的距離,每一個人至少要學會兩種以上測距方法。半個月下來,連裡最優秀的戰士已經能夠達到三公里距的八十米誤差,六連長陳連舉還是不滿意,他更希望在實戰中能夠直接一炮釘死目標,原因無他,炮彈少啊。就是要透過不斷的訓練,將各種技能成為戰士們的本能,要能夠達到一眼定距,迅速估算出風速。

一連二連的戰鬥隊形,三連的喊話,四連的刺刀,五連的槍,六連的大拇指,都成了十二區隊的特色。

優秀的戰士視自己的武器若生命,兩門九五式步兵炮和九九式高射炮,每天都按照保養手冊進行保養,每個炮彈都擦得油光鋥亮,連長陳連舉每日仔仔細細地檢查完大炮和炮彈後才會安安心心去睡覺。

自打十二區隊建立了六連起,區隊營地和整個石井鎮外滿路都是大小一比一,實物等重的炮模型的車輪印子,上午進行基本訓練,下午就進行模擬實戰訓練。

按著十二區隊的風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炮也要能夠上刺刀。

有如上了刺刀一般,十二區隊的六連已經由一堆半炮盲,在自我摸索中向一個優秀的炮兵連隊初具成形。

第九卷 第四百一十一節

為了建立具有強大攻擊力的六連,王保是沒少操心,在馬回頭訓練基地客串教官的日軍少尉高橋正從高陽縣的一個據點裡拐回了一個日本兵,那個日本兵雖然在據點的小隊裡當個擲彈筒炮手,卻是接受過正規的炮兵訓練,會用野戰炮,因為當初有過厭戰逃兵行為,被貶到混成雜牌部隊當擲彈筒兵,不過操炮的本事卻是相當過硬。

這個叫牧紳健一的日本兵加入到十二區隊,這對六連來說幾乎是如虎添翼的好事,半吊子出身的沒方向瞎琢磨也沒正規部隊訓練過的強,有了這個專業炮兵的指點,糾正了六連不少彎路。

而高橋正也得到了十二區隊特別獎勵,解除俘虜身份,正式編入三連的作戰序列,而且特許透過原共產國際留下的情報線為他傳遞家書。依據黨中央拉攏日本親華人士,樹立典型的政策,只有外藉同志才能有此特殊照顧,在這戰火紛飛的年月裡,家書可抵得萬金啊!~

六連建立並進入正軌,給十一分割槽各作戰部隊帶來了極大計程車氣提升,這是除了一些地方部隊有少數土炮和迫擊炮,是十一分割槽裡唯一一支擁有重炮的區隊,這也使十二區隊的攻堅能力也達到了根據地的部隊排名第一,只有獨立三團二營改編後的十六區隊能與之一較上下。

鑑於炮連的成功經驗十一分割槽上級也很重視,特發了一份電報給十二區隊邀請區隊長王保到十一分割槽司令部介紹經驗。有了大炮再加上一隊精銳的炮兵,就再也不用怕日軍堅實的碉堡和裝甲車給部隊造成大量傷亡,戰士們也不用冒著危險扛炸藥包進行爆破作業。

十一月二十日,王保帶著自己的警衛班前往十一分割槽司令部,透過聯絡員黃維謙帶領下,找到了一直飄移不定的分割槽司令部所在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