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楚館秦樓,要麼放鷹逐犬。朝中大事,竟讓大太監劉瑾一手處理。一個惡貫滿盈的太監,竟代秉國政十幾年,社稷綱常,被弄得烏煙瘴氣。封疆大吏的奏摺,劉瑾的門人可以隨意地批答。厚顏無恥的貪吝小人,劉瑾可以隨意地封官鬻爵。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大理司事張�,每見到劉瑾就遠遠地拜倒在地,膝行上前,口中連呼“爺爺”。劉瑾開懷一笑,對身邊隨從說:“你們看看,這才是我的好兒子。”不久,就拔擢張�為吏部尚書。嚴嵩與劉瑾,一個首輔,一個司禮監掌印,都是前朝的鉅奸大滑,就因為碰上兩個糊塗皇帝,他們才敢為非作歹,糟蹋公器。太平出良吏,順世出名臣。可是,自明太祖創下大明基業,到現在也兩百多年了,為什麼就出了這麼多貪吏奸臣呢?
張居正觸景生情,剛剛轉好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了。這時,忽然一陣吵鬧聲把他從沉思中驚醒。循聲看去,只見守陵駐軍的一名小校正在驅趕一名老漢,眼看老漢被推得跌了一跤,張居正便喝住小校,走了過去。這才看清老漢並不老,大約五十歲左右,麻衣麻鞋,雖是村夫野老的打扮,眼光卻深邃有力。
張居正問小校:“你為何要推他?”
小校答道:“回閣老張大人,這個人私闖陵區,例該有罰。”
皇陵有一個營的軍士守護,閒雜人等若私闖陵區,按條例處罰,輕則拘役,重則關押。張居正又掃了那人一眼,只見那人不卑不亢,身上全然沒有俚俗人家的卑瑣之氣。
“看你一身孝服,是不是為大行皇帝致哀?”張居正問。
“是。”老漢點頭回答,“新皇帝雖然於昨日登基,但他畢竟與大行皇帝是父子。子之登基之喜不能掩父之大行之哀。所以,我這身麻衣麻鞋,要穿過二十七日的舉喪之期。”
老漢說話鏗鏘有力,態度也不卑不亢。張居正頓時對他感興趣起來。問道:
“老人家貴姓。”
“免貴,賤姓常。”
幾句答話,張居正已斷定眼前的這個人是個讀書人。從他的行態舉止,他陡地想起了一個人,兩人很有相似之處。但他不相信有這種巧遇,又問道:“請問常先生,為何要私闖皇陵。”
“我想來看看正在為大行皇帝修建的昭陵。”
常先生這一句話,倒讓在場的官員們都吃了一驚。王希烈忍不住插問:“你為何要看昭陵?”
“看大行皇帝是否葬得其所。”
“你是風水先生?”孔禮以行家的眼光,把常先生上下打量了一番。
“村夫野老,略懂一點堪輿之學。”
常先生微微一笑,又把眼光投向了昭陵。
“你看昭陵的風水如何?”孔禮繼續問。
常先生眼中掠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神色,想說什麼,卻又不好開口。
孔禮看了一眼張居正,感到這位次輔大人也有聽下去的興趣,於是慫恿道:“常先生,你但說無妨。”
常先生點點頭,說:“這塊地若下葬大夫朝臣,也算是一塊吉壤了,但作為天子陵寢,還是有所欠缺。”
“欠缺在哪兒?”
“天子陵寢,必須拱、朝、侍、衛四全。就像皇上在金鑾殿接見大臣時的樣子。皇上坐在寶座上,兩邊有侍從,後面有高大威嚴的屏風,前面有玲瓏的桌案,遠處有列班的朝臣。用這四全的法則來看昭陵,朝臣與侍衛都有點散亂,其勢已不昌隆了。”
說到這裡,常先生便指點著昭陵前後左右的山川形勢,一一說明。把這一行官員都聽得目瞪口呆。孔禮供職欽天監,是專司皇陵堪輿的命官,成年累月同風水大師打交道,在這方面可謂見多識廣。他知道今天碰到了高手。常先生挑出了昭陵的毛病,換句話說,就是他這位命官的失職。出於自我保護,孔禮說道:
“你這是一家之言,當年選定昭陵的風水大師都是聞名天下的專家,說的和你可不一樣。”
論及專業,常先生卻固執起來了:“大人,我先頭已經說過,我一介村夫,不和任何風水大師爭短長,我只說自己的觀點。”
張居正很欣賞常先生的觀點,同時也理解孔禮的心情,這時候站出來打圓場說:“昭陵這塊吉壤,是大行皇帝在隆慶二年欽定的。”
“是啊,是皇上欽定的。”孔禮跟著就嚷起來,朝張居正投來感激的一瞥。
常先生搖搖頭,不禁惆悵地說:“如此說來,這是天意啊!”
“此話怎講?”王希烈問。
常先生環顧了一下天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