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所有軍隊的攻擊
吐蕃大軍甚至下了懸賞,攻破壇城,可以屠城七日
這是一個瘋狂的號令,卻也是最有號召力的號令剛仁布切壇城的富足在整個西域都享有盛譽。不用吐蕃軍隊的驅使,擔任前鋒的其他番國軍隊已經玩了命似的攻城。
戰鬥的慘烈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城中軍民出現了很大傷亡。但是,城裡十萬軍民已經鐵了一條心,要保護自己的家園,前面倒下了,後面的踩著屍體繼續往上。打退了吐蕃聯軍一次又一次的強攻。
圍城之戰持續了整整半年,吐蕃聯軍還是沒能攻下壇城
這時,戰局在望有利於左少陽的方向發展。——嚴冬來了
嚴冬讓本來就高大堅固的壇城城牆更加牢固,而且難以攀爬。寒風凜冽,雪花飄揚,吐蕃聯軍二十萬在城外紮營,天寒地凍下,非戰鬥減員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城裡由於早已經備足糧草,軍民都很富足,穿著裘皮大衣在城頭烤著火爐嘲笑下面簌簌發抖的攻城聯軍。
左少陽高興地給全城鼓勁:“剛仁布切的嚴冬持續半年以上,這半年不累死吐蕃也要拖垮他那時候,反攻的時機就來到了。”
全城鬥志高昂,等著吐蕃聯軍潰敗的那一刻。
兩個月後,吐蕃大軍再也不能在寒冬中堅守。於是,吐蕃派出了使臣,求見左少陽。使臣遞交了一封松贊干布給左少陽的親筆信。
雖然交戰這麼長時間,左少陽卻還沒見過鬆贊乾布,卻先收到了他的來信。感到很驚奇。信是用像熊文字寫的,後面附有一封漢語譯文,應該是他軍中幕僚翻譯的。
這是一封勸降書,只要左少陽投降,松贊干布就冊封左少陽為剛仁布切的法王。
左少陽提筆回信,可以罷兵,但吐蕃大軍必須全部退回去,從此兩家結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否則,只有血戰到底。
()
左少陽預料吐蕃不會答應,果然,吐蕃聯軍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但是,還是無功而返,徒增了數百具屍體而已。
戰鬥又持續了一個月,松贊干布再次提議議和。左少陽軍中損失也很大,停戰對他來說自然是好事,便答應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達成停戰協議,——剛仁布切壇城作為吐蕃的一個屬國加入吐蕃,但是,壇城保留自己的軍隊,壇城為中心的方圓五百里土地吐蕃軍不得進駐,吐蕃不向壇城徵派任何稅賦雜役。
這一來,壇城也就成了吐蕃的國中之國了,但是表面上,松贊干布已經統一了整個西域。雙方面子裡子都有了,可謂雙贏。
吐蕃撤軍之後,全城一片沸騰,壇城自己的收入自己用,那對壇城發展太有利了。
象雄國已經滅亡,原來的壇主也就不復存在了,壇主攜家人離開了壇城,壇城軍政大權全部集中在了左少陽手中。
左少陽對吐蕃是心存警惕的,立即在自己管轄的五百里的邊境修建烽火臺崗哨,在各地建立驛站制度,保持高度戒備。同時,繼續招兵買馬,擴大正規軍規模。
現在壇城有錢了,有錢好辦事,五年之後,壇城的城防和軍隊與以前相比,更有了質的飛躍。
在過去的五年裡,松贊干布倒是信守諾言,沒有找壇城什麼麻煩,或許是忌憚壇城強大的軍力和堅固的防守,又或許是發現征服壇城還不如讓左少陽發展壇城,反倒從中獲利更多。
反正從那以後,吐蕃跟壇城的貿易大幅上升,套用一句現代詞彙,雙方成了對方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眼看天下太平,壇城百姓安居樂業,傑爾教發展壯大,教眾已經有數百人,而軍隊建設更是得到了空前發展,屈指一算,左少陽在壇城已經整整十五年了。
天下太平之後,左少陽就將精力放在了子女教育上。
桑小妹和白芷寒替他生的兩個子女已經慢慢長大了。四歲啟蒙時,白芷寒讓左少陽給他們取學名。左少陽道:“他們的字輩是‘文’字,他們三個都是在這神山下出生的,最後一個字分別用‘雪、山’取名好了。”
於是,白芷寒的女兒叫左文雪,苗佩蘭的兒子叫左文山。
左少陽對這一兒一女悉心教導,特別是苗佩蘭生的小兒子,天資聰慧,對醫學興趣特濃,自從會讀書識字之後,就整天捧著父親寫的醫書看,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
左少陽對這個小兒子左文山也是疼愛有加,可謂傾囊相授。在他精心教導下,才十歲,就已經能獨立給人診病了。很得左少陽的讚賞。
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