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襲擊”。為此,蔣介石不得不鄭重向杜魯門提出交涉:美國政府既然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而中共早已被國民政府定為“叛匪”,如今美國竟不許中國合法之政府討伐“叛匪”,豈不是干涉中國內政耶?杜魯門慨然答曰: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是為了保衛這片未定水域的安寧,也就是確保朝鮮戰場上“聯合國軍”的海上運輸線,國共雙方誰在這片水域上用武,都將破壞安寧,因此美國都反對。
當時,不得不吞下這顆苦果。
現在,仍不得將苦果吐出。
於是,也就明瞭:美國並不支援他用武力實現重返大陸。在臺灣海峽維持不戰不和的局面使中國長久分裂實際上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他所能做的,唯有一方面忍氣違心地在“條約”上簽字, 一方面繼續大聲疾呼: “反攻大陸光復中興”。他的策略是左手先獲取了“美國之盾”再說他孃的,右手的矛何時投出,老子待機而定。
其二,美國在“條約”中堅持只寫有協防的“領土”是“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臺灣與澎湖”。至於金門、馬祖等大陸沿海島嶼是否也在協防之列則避而不提。
因此,就出來了一個問題,一旦金門、馬祖這些島嶼上爆發激烈戰鬥,美國究竟是袖手作壁上觀,還是會拔刀相助出兵干涉?
好大的一個謎。讓毛澤東苦苦思索。使蔣介石憂心忡忡。其實,艾森豪威爾本人也並沒有一個成形的定案。金門、馬祖,絕對是他任內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二律背反。
六十年代,卸任後的艾森豪威爾在他舒適幽靜的鄉間別墅撰寫回憶錄,他用了整整兩章來敘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