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建築工人開始用水泥堆起一堵寬闊的基牆,然後開始在近地面處的兩側把水泥同等地削去,直到中央部分形成一堵光滑而很薄的牆壁;這些建築工人常把削去的水泥堆在牆壁的頂上,然後再加入一些新水泥。因此,薄壁就這樣不斷地高上去,但上面經常有一個厚大的頂蓋。一切蜂房,無論剛開始營造的和已經完成的,上面都有這樣一個堅固的蠟蓋,因此,蜂能夠聚集在蜂窠上爬來爬去,而不會把薄的六面壁損壞。米勒教授曾經親切地為我量過,這些壁在厚度上大有不同;在近蜂窠的邊緣處所作的十二次測量表明,平均厚度為1/352英寸;菱形底片較厚些,差不多是三比二,根據二十一次的測量,其平均厚度為1/229英寸。用上述這樣特別的營造方法,可以極端經濟地使用蠟,同時還能不斷地使蜂窠堅固。
因為許多蜜蜂都聚集一起工作,最初看來,這對於理解蜂房是怎樣做成的,會增加困難;一隻蜂在一個蜂房裡工作一個短時間後,便到另一個蜂房裡去,所以,如於貝爾所說的,甚至當第一個蜂房開始營造時就有二十隻蜂在工作,我可以用下述情形來實際地闡明這一事實:用硃紅色的熔蠟很薄地塗在一個蜂房的六面壁的邊上,或者塗在一個擴大著的蜂窠圍牆的極端邊緣上,必定能夠看出蜂把這顏色極細膩地分佈開去,——細膩得就像畫師用刷子刷的一樣——有顏色的蠟從塗抹的地方被一點一點地拿去,放到周圍蜂房的擴大著的邊緣上去。這種營造的工作在許多蜂之間似乎有一種平均的分配,所有的蜂都彼此本能地站在同一比例的距離內,所有的蜂都試圖鑿掘相等的球形,於是,建造起或者說留下不咬這些球形之間的交切面。它們有時會遇到困難,說起來這些例子實在是奇異的,例如當兩個蜂窠相遇於一角時,蜂是如此常常把已成的蜂房拆掉,並且用不同的方法來重造,而重造出來的蜂窠形狀常常和拆去的一樣。
蜂如果遇到一處地方,在那裡可以站在適當的位置進行工作時,——例如,站在一塊木片上,這木片恰好處於向下建造的一個蜂窠的中央部分之下,那麼這蜂案勢必就要被營造在這木片的上面,——在這種情形裡,蜂便會築起新的六面體的一堵壁的基部,突出於其他已經完成的蜂房之外,而把它放在完全適當的位置。只要蜂能夠彼此站在適當的距離並且能夠與最後完成的蜂房牆壁保持適當的距離,於是,由於掘造了想像的球形體,它們就足可以在二個鄰接的球形體之間造起一堵中間蠟壁來;但據我所看到的,非到那蜂房和鄰接的幾個蜂房已大部造成之後,它們從不咬去和修光蜂房的角的。蜂在一定環境條件下,能在兩個剛開始營造的蜂房中間把一堵粗糙的壁建立在適當位置上,這種能力是重要的;因為這與一項事實有關,最初看來它似乎可以推翻上述理論;這事實就是,黃蜂的最外邊緣上的一些蜂房也常常是嚴格的六邊形的;但我在這裡沒有篇幅來討論這一問題。我並不覺得單獨一個昆蟲(例如黃蜂的後蜂)營造六邊形的蜂房會有什麼大的困難;——如果她能在同時開始了的二個或三個巢房的內側和外側互動地工作,經常能與剛開始了的蜂房各部分保持適當的距離,掘造球形或圓筒形,並且建造起中間的平壁,就可以做到上述一點。
自然選擇僅僅在於對構造或本能的微小變異的積累,才能發揮作用,而各個變異都對個體在其生活條件下是有利的。所以可以合理地發問:一切變異了的建築本能所經歷的漫長而級進的連續階段,都有趨向於現今那樣的完善狀態,對於它們的祖先,曾起過怎樣有利的作用?我想,解答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像蜜蜂或黃蜂的蜂房那樣建造起來的蜂房,是堅固的,而且節省了很多勞力、空間、以及蜂房的建造材料。為了製造蠟,我們知道,必須採集充足的花蜜,在這方面蜂常常是十分辛苦的,特蓋特邁耶先生告訴我說,實驗已經證明,蜜蜂分泌一磅蠟須要消耗十二磅到十五磅幹糖;所以在一個蜂箱裡的蜜蜂為了分泌營造蜂窠所必需的蠟,必須採集並消耗大量的液狀花蜜。還有,許多蜂在分泌的過程中,勢必有許多天不能工作。大量蜂蜜的貯藏,以維持大群蜂的冬季生活,是必不可缺少的;並且我們知道,蜂群的安全主要決定於大量的蜂得以維持。因此,蠟的節省,便大大節省了蜂蜜,並且節省了採集蜂蜜的時間,這必然是任何蜂族成功的重要因素。當然一個物種的成功還可能決定於它的敵害或寄生物的數量,或者決定於其他十分特殊的原因,這些都和蜜蜂所能採集的蜜量全無關係。但是,讓我們假定採集蜜量的能力能夠決定,並且大概曾經常常決定了一種近似於英國土蜂的蜂類能否在任何一處地方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