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辦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戰爭罪犯”,將國民黨武裝改編為人民解放軍以及建立一個“民主聯合政府”以取代“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落拒絕接受這些條件,但在此後卻馬上放碎了中華民國總統的職務。原來的副總統李宗仁——北伐的倖存者之一,同時也是很少的幾個在抗日戰爭中曾打過勝仗的國民黨將軍之一——成了代總統並且開始與北平的共產黨談判,而這時北平已落人共產黨的手中。但是共產黨毫不讓步。4月,李宗仁的談判代表不得不帶著一份和平協議草案回到南京,這一草案還是包含了原來的所有那些條件。4月20日李宗仁拒絕了和議草案。第二天共產黨對此作出了回答,他們在數百公里的戰線上強渡了長江。

林彪的野戰軍從東北南下,但是在湖南受到了白崇禧的牽制達三個月之久。除此之外只有極少數的有組織的國民黨軍隊在此期間堅持抵抗。李宗仁以廣東為基地,努力想重整旗鼓。可他發現他的努力處處受到蔣介石的暗中破壞。蔣認為儲存國民黨及其政府的唯一可行的途徑是將其撤到臺灣。儘管蔣在形式上退休了,可是利用其國民黨政客和軍官的所有老關係,又在一邊建立了一個司令部,組織調動了大約五十萬的部隊,大部分的海軍及空軍力量及中國全部的黃金與外匯儲備。蔣介石指望,由於歐洲的冷戰,美國的反共情緒日益強烈,因此不會允許共產黨攻入臺灣。更長遠的看,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在美國軍隊的支援下他也許能反攻大陸。

劉鄧野戰軍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又打了兩個重大戰役。在第一個戰役中,他們攻下了南京,佔領了長江下游的大部分地區。對於鄧而言,這應該意味著戰爭生涯的結束。黨曾計劃讓鄧負責華東地區的政治工作,並且已經任命他擔任黨的華東局書記,華東地區曾是前國民黨的中心。

但是到了7月份,這個計劃發生了變化。當時共產黨認為“帝國主義封鎖的危險”(指美國的軍事幹涉)已經消退,他們決心繼續攻克國民黨佔據的最後地盤。隨之決定鄧小平繼續留在劉伯承的野戰軍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鄧小平和劉伯承在參加了開國大典之後於10月上旬離開北京前往湖南,他們的隊伍同時也向那兒開拔。劉和鄧是乘火車去的,這對他們來說還是一種尚不習慣的豪華享受,在離湘江不遠的一個地方他們趕上了自己的部隊。1934年11月份紅一方面軍就是在那附近陷入埋伏的。

二野這次的任務是解放西南。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快。儘管國民黨還以重慶和成都作為他們堅守大陸政權的最後堡壘,在四川及另外幾個地方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戰鬥,幾位國民黨軍官帶著他們的部隊紛紛投向共產黨,還有兩個省的地方長官也投了降。同年12月共產黨軍隊進駐重慶。很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鄧當時是怎樣一種心情,二十九年前年輕的鄧小平離開了這座城市赴法國學習,並且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但鄧會注意到這座城市在過去的歲月中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在抗日戰爭中由於受到日本人的轟炸又遭受了多麼大的破壞。鄧一定看到了這些,因為他就要上任重慶市市長了,他有責任使這座城市重放光彩,以鄧這樣老的資(此處有誤。鄧小平當時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區政委、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譯註)歷,如果不是他本人自己堅持,是不會任命他去做這項艱苦的工作的。

1949年9月召開了由中國共產黨和8個民主黨派的近七百名代表參加的會議,制訂了《共同綱領》,這是新民主主義的藍圖。根據綱領,中國共分為六個大區,其中四個大區都由各區的軍事與行政委員會管理,鄧小平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劉伯承任主席。鄧同時還是西南軍區政委和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這後一個職務最為重要,這使鄧的職務高過了劉伯承和西南地區的其他任何人。他掌握了西南地區的所有黨政軍機構,並就該區所有事務直接向北京黨中央書記處負責。

西南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和西康四個省,這四個省有很大的不同。四川最大,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但是在過去二十年遭到了很大破壞,先是軍閥統治,接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及軍隊又把它作為主要的徵兵徵稅基地。貴州貧窮多山,位於緬甸(有許多國民黨殘兵敗將在緬甸避難)和印度支那邊緣的雲南省也是這樣。西康從種族上或自然地理上講是西藏的一部分。在四個省裡,尤其是雲南和西康,大部分地區住著非漢族的少數民族,他們過去一直認為漢人是他們的敵人。這一地區的總人口大約將近一億五千萬,面積約五十萬平方公里。

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