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通脹的程度遠遠超出政府多能調控的能力範圍之內,還有另外的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輸入性通 脹。也就是說全球性的資源價格上漲或者美元貶值,這種輸入性的通脹顯然已經超出了中國政府所能調控的能力範圍之內,這種現象就相當於長江發洪水,源頭在四 川,重慶、湖北又該如何有效調控?就算湖北省明令禁止任何增加液體的活動,甚至嚴禁老百姓“大小便”,即使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更何況對於整個態勢的發展也是於事無補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基本生活資料特別是食品價格的上漲。按照總理的說法就是“其價格上漲有其合理性”,像這樣的通脹,調控也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比如豬肉,假 如農民養豬的盈虧平衡點是每斤20元,那麼20元就是豬肉的最低價格,低於這個價,既使大家都不吃豬肉,豬肉的價格還是要保持在20元,怎麼調控也是沒有 用的!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本不存在農民集體定價的機制,所以,壓根就沒有要價的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中國CPI惡 性上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在CPI上費太多的精力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適度的上漲主要源自生產成本的上升,這也是合理的,調控也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比如豬肉控制價格,不如放開價格,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積極性。
第二節 央行採取的措施及出臺的寬鬆政策(1)
近期,許多國家的經濟資料都呈現出比較穩定的狀態,同時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他們所公佈出來的經濟資料相對來說整體上比較樂觀,因此所顯示出來的也是比較明顯的復甦跡象。從總體上看,目前的全球經濟正以優於預期的經濟增長速度穩定向前,雖然較之前有所增長,但是相對來說,復甦的跡象還不是很穩定,也不是非常明朗,經濟前景也依然面臨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針對不清晰的經濟復甦輪廓,每個國家都應該對經濟的好轉保持謹慎的態度和姿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與世界銀行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因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力還表現出明顯的不足,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總裁施特勞斯·卡恩也表示;全球的經濟很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復甦,但失業的水準卻依然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才有可能出現下降,所以因此導致的失業率也將持續攀升,更嚴重的是這種狀況很有可能延續到明年。
不斷對外公佈的積極經濟資料以及風險投資者們意識的改善,使得經濟步入復甦的可能性也是越來越大。但是,由於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短暫的一年時間並不足以使全球經濟恢復元氣;未來的復甦之路也依然面臨著太多的風險。不過;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國家乃至世界經濟領導人的目光也將從應對危機逐漸轉為確保經濟安全復甦上面來。
從總體上講,目前的經濟基本上已經接近觸底,過於寬鬆的政策並不必要,如果再出臺新的經濟刺激措施,這種可能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因為考慮到目前經濟復甦的根基還不是很穩固,所以在匹茲堡峰會上;將會與會各方協商達成一致,繼續實施財政刺激計劃。
由於此次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全球各大經濟體也分別採取了一些有利於放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相關積極應對。從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看,全球的經濟、金融走勢等一系列寬鬆政策不僅有效地阻斷了經濟的衰退、加深以及經濟危機的進一步蔓延;而且也給經濟、金融的回穩和恢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經濟復甦,簡單的理解就是從低谷向高峰的運動。就像中國1993年發生兩位數以上的通脹,經過幾年的調控於1997年成功軟著陸,這就是從高峰向低谷的運動,如果進入經濟上認可的增長速度,不認為它是衰退,而是健康發展,但1998年由於政策慣性和先前過熱造成的生產過剩使經濟進入了通貨緊縮階段,也可以說是衰退,隨後中國進行宏觀調控,於2001年以後經濟復甦。
各大央行均採取了透過大幅減息和大量注入流動性等舉措;對經濟的回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隨著積極經濟資料的不斷增多;圍繞著什麼時候以及怎樣退出寬鬆政策的辯論也越發地激烈起來。一方面;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