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問題。中國的基本國情依然是“人口多、底子薄、相對資源少、貧困人口多”;從我國目前的增長模式來看,經濟危機後的經濟恢復主要依靠經濟刺激計劃所帶來的投資猛增,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驅動到消費驅動的轉型還處於初級階段。當經濟刺激計劃漸漸撤出的時候,我國國內需求能否被這一輪大規模的刺激持續拉昇,還是一個問題。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轉型都仍在進行當中,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轉型過程極有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的穩定帶來影響;此外,中國還需要為避免通脹、遏制資產泡沫做出努力。從外部環境來看,中國在崛起之路上也並不一定會一帆風順,近來中國與某些國家頻發的貿易戰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另外,西方國家在政治、文化方面對中國政府和社會的干涉也極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小覷的障礙。
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對中國經濟進行評價時認為,中國不是沒有自己的問題,事實上,中國經濟的確面臨很多嚴重的問題。但與此同時,中國也有一個正視並著力解決這些問題的政府,以及較高的儲蓄作為對政策實施的支援。中國在經濟危機中的“自救”、在“後危機時代”的“圖強”,為世界市場的主流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中國模式的階段性勝利為中國的崛起開拓了足夠大的舞臺,而此後中國的發展,則要依賴中國政府對經濟形勢的掌控能力、對國際關係甚或國際市場博弈的處理技巧以及全世界人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有自己的問題,但中國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並且有解決這些問題的實力,這就是中國能夠在危機中為世界帶來希望,也是我們對中國在“後危機時代”的崛起抱有足夠信心的原因。
王俊峰 於清華園
2010年3月1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序(1)
2009年年底,金融危機對全球市場的兇狠攻擊終於暫告一個段落,在危機中疲於應戰的世界各國也終於可以稍作喘息,並開始在這場浩劫後慢慢恢復元氣。
2008年起,曾在各個行業內叱吒風雲的大公司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相繼破產,從繁榮到蕭條,巨大的落差讓人不勝唏噓。到底發生了什麼?又是什麼讓這一切就這麼發生了?對此,人們迫切地需要一個答案。所以,自次貸危機爆發至今,市場上有不少關於次貸危機“真相”、“迷局”、“泡沫”等內容的圖書湧現,從不同角度對這場全球性經濟危機及其演變歷程進行了分析,其中不乏好書。在我們看來,對危機的解讀固然可以從各種角度切入,但對那些想對本次危機的爆發及其後續影響有一個廣泛、深刻認識的讀者來說,絕不會僅僅滿足於對某個階段或某個問題的分析上,他們更需要有一些書能引導他們以一種更具遠見的視角,動態、宏觀地縱覽這次危機。
筆者多年來一直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從事國際金融研究工作,並有幸參與指導北京大學金融專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2007年上半年,筆者在與這些研究生共同探討畢業論文選題期間,恰逢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共同的志趣使我們和北京文森國際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萌生了一起合作,探究危機深層原因及其演變規律的想法。筆者及北京文森國際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便一直持續關注著這次金融危機的發展和蔓延,希望從中找到治癒市場、抵禦危機的方法。透過長達兩年多的觀察積累和研究分析,我們認為在這場危機中,有以下三個值得關注的線索:第一,全球經濟在朝夕之間陷入困境,看似令人難以置信,實質上則早已有跡可循;第二,這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及各國針對危機的救市行為,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第三,危機對全球經濟格局和秩序造成的巨大影響,遠比我們所預料得更為深遠。
從根本上說,次貸危機是美元的危機,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美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世界經濟金融的基石。美元作為世界關鍵貨幣的地位,是美國多年累積的結果,是美國在適當時機以絕對優勢雄霸世界經濟的結果。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世界形勢又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作為基石的美元一再顯示出其疲於應對金融市場的窘迫處境,美元的吸引力也日漸衰退。美元的不穩定,以及美國政府依靠美元地位攫取全球財富的行為,都一再動搖著美國在全球的地位。
這次經濟危機的爆發給了美國致命一擊,本已深陷財政危機的美國政府更是因幾項大規模救市計劃的頒佈和實施而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財政赤字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