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相對地較量,每一方都想把這股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軍事力量抓在自己手中。
頤和園仁壽殿上的氣氛顯得有些壓抑,慶親王奕匡、禮親王世鐸、徐用儀、孫毓汶、剛毅以及榮祿都小心翼翼地站在丹陛下等著太后的垂問。為了確定設立經濟特區和編練新軍的人選,他們幾個雖然在私下裡已經討論了好多回,但依舊未能將意見統一起來,沒奈何只得又跑到頤和園,聽聽老佛爺對此事是何看法。
變革的程序推進得如此之快,慈禧也有些始料不及。不過目前的變法主要是經濟軍事改革,並未牽扯太多,而且只要一切都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就是變得再多也無所謂。看著眾人還在等著自己,慈禧溫和地說道:“你們誰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見眾人都沒有先說話的意思,孫毓汶上前一步奏道:“啟稟老佛爺,最近這幾天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經濟特區和編練新軍’的人選問題上。臣以為經濟特區雖然只是一個試驗區,但旅順、大連乃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且它的成敗直接關係到以後更大範圍變革的施行,因此必須派一個既懂洋務,又老成持重之人予以主持;關於編練新軍,臣以為馮華、張之洞、劉坤一和袁世凱等人的意見頗為有理。如果不能儘快恢復、提高咱們大清的實力,恐怕泰西列強們也會繼倭奴之後想分上一杯羹,因此編練新軍已經勢在必行。至於人選,臣覺得臨榆鎮總兵馮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麾下的義勇軍就是他以西洋之法訓練出來的,而具體的效果所有的人都已經看到了,整個大清再也沒有比他更適合編練新軍的了!”馮華的那一份兒重禮以及一直表現出來的恭謹有禮,讓孫毓汶感到很是滿意,況且他已從李蓮英那裡得知太后對馮華也很是重視,因此他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對馮華進行了大力舉薦。
剛毅在私下裡討論時,就對孫毓汶的這一建議心存疑慮,此刻立時出列反駁道:“奴才以為孫大人的考慮有欠妥當。誠然馮華是編練新軍的最適合人選,但他畢竟是從西洋回來的,雖然沒有證據說明他心有異志,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絕對不宜讓他獨自作大。”向來頑固守舊、不知變通的剛毅,這一番話卻說得頗合慈禧心意,無論是什麼人都不可以威脅到她對大清的統治。
見太后對剛毅的話頻頻點頭、表示贊同,徐用儀見風使舵地說道:“臣也以為讓馮華編練新軍不妥,他的義勇軍本就戰鬥力超強,如果再得到朝廷在槍械和糧餉上的支援,豈不是如虎添翼。再說他的駐地在臨榆,扼守著出關入關的咽喉要道,又與京畿近在咫尺,一旦有變,朝廷不可不慮啊!”
聽到這裡,腦筋向來轉彎兒不太靈活的慶親王奕匡猶猶豫豫地說道:“馮華現在的威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就是咱們可以不理會翁同龢、李鴻藻他們的提議,可是張之洞、劉坤一等一批地方大員的舉薦又如何能置之不理。而且除去馮華,還有人可以當此大任嗎?”
“太后,奴才以為現閒賦在津的原總理朝鮮通商交涉事務大臣、浙江溫處道袁世凱可勝此重任。袁世凱家世將才、志氣英銳、嫻熟兵略、任事果敢,是一個難得的知兵之臣。如令其練新軍,不但必能矯中國綠防各營之弊,而且也不會遭到太多人的反對。”一直都沒有說話的榮祿突然插嘴道。
眾人的議論,讓慈禧也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這些觀點可以說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堅決對馮華進行打壓,豈不是又違背了自己的初衷?仔細地權衡了一番,她才眉頭一展、慢條斯理地說道:“你們幾人說的都有些道理,對馮華的使用確實需要詳加斟酌。不過,凡事也不可太過執著,該用的人還是要大膽使用,只不過方式可以變化一下。”
說罷,慈禧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地笑容,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在自己的控制下進行……
第十四章大義炳寰宇
隨著朝野上下變法改制呼聲的日益高漲,帝、後兩黨之間也為了各自的利益展開了一連串激烈的較量,經過反覆爭論以及互相妥協,兩股政治勢力終於暫時達成了一致,取得了平衡。而憑藉著遼東大捷的赫赫威名,成為各方政治勢力爭相拉攏物件的馮華和義勇軍則成為了這場權力之爭的最大受益者。
5月末、6月初,身體剛剛復原的光緒皇帝,接連向內外臣工釋出了幾份兒影響深遠、使臣僚為之震悚的硃諭、明詔,一場關乎中國興衰存亡的變革由此拉開了序幕。
5月30日,光緒釋出“罪己”硃諭。稱條約批准之際“宵旰彷徨,臨朝痛哭,實有萬分為難之情事”,求“天下臣民皆當共諒”,以期“君臣上下,艱苦一心,痛除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