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的話……”
“我們一定會勝利的!”這個時候不能打退堂鼓,否則自己士氣洩了那就什麼都完了:“仔細想想看,我們是拼死防禦,可以動用的人力在一百人以上!二十歲以上的女人也可以在最後關頭參戰。而敵人呢?別忘了現在可是春耕時期,就算是發動一向一擲也不可能傾巢而出。一千多壯勞力之中,他們只能動用三四百人,而這三四百人不可能一起進攻我們。所以所攻擊者也就不過二三百人。我們以逸待勞,防守為主,難道一百多決心死戰的人,還不能抵擋得住二三百烏合之眾麼?”
這個計算方式不得不說有點臥槽,就連李維都覺得噁心。不過當年周瑜在《三國演義》上就是這麼忽悠孫權的,愣是把八十多萬人忽悠成了二三十萬人,相對六十萬人人間蒸發,李維這還算是輕的啦。
“我們會勝利?”
“一定會勝利!”不勝利就去死,反正不會失敗就是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整頓軍備了,這一套李維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齋藤朝信沒少在自己面前叨叨這些事情。現在是春耕時期,該種地的還要去種地,不過哨崗卻已經早早的就設立了,一旦有風吹草動,馬上所有耕作的人就都要回到村子裡嚴防死守。兵器什麼的李維是徹底絕望了,整個村子唯一的武器就是李維身上的太刀了。剩下的什麼菜刀、鍘刀、斧子之類的根本算不上號,除了防身之外沒有軍事意義。
斬杆為矛,現在整個村子也就只能製作類似的武器了,除了石頭快之外完全沒有任何飛行道具,這一點和伊拉克、加沙地區的人一樣。
如此無語的裝備水準,如此殘破的防禦裝置,軍事未曾訓練,糧草倒是能維持幾個月,但是所有國人眾的信念倒是可嘉,似乎沒有滅頂之災在即的感覺。如果不是處處備戰,李維的感覺周圍還是和以前一樣。
孫子曰:知己不知彼,一勝一敗。聽孫子的話,跟孫子走。
李維現在就十分羨慕三國演義裡的名將了,他們只需要一句“派精明士卒一人潛入敵軍,充當細作”就可以了。李維一直就納悶究竟哪兒來的那麼多精明士卒,反正此刻他手底下一個聰明人都沒有,只能自己去敵人最有可能集結兵力的‘地鹽村’走一趟。
第三卷 後宮祭壇 逆推大旗 278 凌凌漆
自古以來,草草上陣士兵最多使用的便是木頭棒子之類的武器,比方說五兵之首就是殳——傳說中的木頭棒子。
沒辦法,鑌鐵實在是稀有資源,而且李維可謂作繭自縛,一丁點都沒留給民間。除了考慮到不要造成元朝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然後被推翻的慘劇,李維也就透過播發最基本生活保障金屬嗎,現在越後就連武器鋪都是國有的了,買一把菜刀也要實名制,佐渡這個只產金子的地方的“國人眾刁民”自然沒有多少鐵資源。現在,只能製作最簡單的超長槍。
地鹽村,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鹽鹼地,要想這裡有好收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既然這裡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那麼就只能靠對外掠奪了。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半年裡突然有了大改觀,裡面出現了一位“大人”。
“我說村長,你老說‘大人’‘大人’,究竟在說些什麼啊?”李維是真有點不理解對方說的是啥米了:“難不能是很大的人?”
“就是長得很大的人。”村長點頭肯定的說道:“伊藤你的身高就已經很雄偉了,只不過……那位似乎就像是小山一樣。”
聽到這裡李維有點愣住了:“你們……就應為他長得大,然後就臣服於他了?”那自己不是太虧了麼?姚明過來都能當日本國王了。
“當然不是了。”村長一副你白痴啊的表情:“這位大人……說實話我也說不清楚。只是最近幾個月總是帶著禮物之類的過來遊說我們。唔,說起來還真對虧了這位大人呢,去年雨季的時候差點爆發的瘟疫才沒有肆虐鄉里。”
“等等……瘟疫爆發?多虧了這位大人?”李維有點暈,聽著怎麼這麼耳熟啊?
“是啊,當時臨近的幾個村子都已經焦頭爛額了呢。”村長一副回憶的樣子,習慣性的摸著自己的禿頭:“當時我們也沒心情去管這個外地人,就是看在他送來的禮物的面子上讓他進村的。畢竟地鹽村雖然當時名聲不好,可是在瘟疫橫行的時候還知道送禮慰問這一點還是蠻難得的。誰知道那位大人還真是慷慨,直接從本州運來了草藥解了燃眉之急。”
“……問一下,這位大人叫什麼啊?”
“厄……名字很繞口。”村長想了想之後,說道:“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