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弱,包括對自己的軟弱。“誰不能剋制自己,他就永遠是一個奴隸”,人不應該成為奴隸,尤其是不成為自己慣性的奴隸,而應該追求自由,包括追求理智相對於感情和軟弱的自由。真正有尊嚴的人不會屈從於壓迫,包括自己對自己的壓迫。

記得十幾歲的時候我開始學騎三輪車,那個時候我騎腳踏車已經好幾年了。騎腳踏車和三輪車有很大的不同,騎腳踏車需要更多地考慮平衡。如果按照腳踏車的騎法騎三輪車,就會出現不敢轉彎的現象;如果按照騎三輪車的騎法來騎腳踏車,連人帶車就會摔倒。其實,學騎三輪車本來難度不是太大,但因為大部分人是先學會騎腳踏車的,腳踏車的駕駛習慣便為三輪車的駕駛製造了莫大的困難。

在我學習騎三輪車的過程中,我很快發現,自己越緊張、越使力,既有習慣對自己的控制就越強,當我試著放鬆的時候,習慣形成的阻力也就隨之變小。當我試著這樣做的時候,很快就學會了騎三輪車。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自制(2)

面對慣性,你越懼怕、越擔心、越猶豫,你克服慣性的難度就越大;假如你放鬆些,“不拿它當回事”,簡單地執行它,事情就變得容易很多。比如說戒菸,原來每天抽兩包煙,現在想要戒掉,很多人都會產生這種想法:

心態1:哎呀,戒菸?能嗎?沒聽說誰能把煙戒掉。

心態2:說戒也能戒,可戒不了幾天,又得吸。晚吸也是吸,早吸也是吸,乾脆現在吸算了。

心態3:自己戒了多少次了,從來沒有成功過,這次就能成功嗎?

當一個人這樣想的時候,他的成功係數已經很小了,因為在和“慣性”交手之前,他已經自行先把自己的膽子嚇破了,沒有膽量的人,怎麼能夠打敗對手呢?何況對手還很強大!

換一種思路,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態1:如果只需要努力一次的話,能不能做到?肯定能,那我們就先努力一次,哪怕是明天重蹈覆轍,至少今天我們成功了!

心態2:既然能戒一天,那我們一天一天地戒、戒多少天算多少天行不行?

心態3:何必擔心“自己還能撐多久”。能撐多久就撐多久吧,實在撐不住了再放棄也不遲,我們何必被尚未確定的失敗嚇倒呢?

心態4:何必擔心明天的困難和失敗呢?讓明天去承擔明天的責任吧,我們只需要把握今天!

除了心態上的調整,自制的執行也需要一些經驗,假如能對此進行訓練就更好些。剛才談的是一些妨礙我們自制的主要方面,下面談的是一些經驗。

1。 循序漸進:必須客觀的面對困難程度,比如誘惑的大小,習慣的牢固程度,需要剋制的期限的長短等;要學會把較難的目標劃分為比較容易達到的階段性目標,比如戒菸,第一週每天少抽一支,第二週每天少抽兩隻,依此類推。

2。 果決性:快刀斬亂麻,減小內部消極自我和積極自我的鬥爭,直接命令自己介入行動。

3。 體罰:雖然聽起來不太體面,卻極有效。自我體罰的形式有很多種,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比如自摑等。

4。 記錄:把自己自制過程中的成敗按日期記錄下來,可以制定成表格貼在牆上,讓成就感和警醒隨時昭示給自己,也可以寫成日記。

5。 不要過分自責:缺乏自省和自我要求,就沒有動力,但是過分自責也會打擊自己成為阻力。

6。 一張一弛:琴絃太鬆,彈不出音樂,琴絃太緊則容易崩壞。鼓起勇氣向自己的“慣性”挑戰,是固然的事情,但是過猶不及,有間歇性的努力,忙中偷閒地給自己放鬆的機會,反而更有利於促進自我管理。

雖然影響自制的因素很多,但“自制”首先是一種選擇。一個人的意志力有強有弱,但是,很難說一個人絲毫沒有意志力,當他真的選擇去剋制自己的時候,他很少做不到。一個抱怨自己自制力差的人,往往是內心不願意讓自己遭受自我剋制的痛苦,一想到自我剋制那麼難先怕了,而並非他真的自制力差,“抱怨”往往是他內心決定選擇放任而放出來欺騙自己的煙霧。當一個人真的選擇“自制”的時候,他總會有自己的辦法。

小測試

測測你的自制力強嗎?

1。 為了增強體質和毅力,即使你並非天生喜歡運動,你也會堅持長跑或爬山等體育運動。(是 否)

2。 常常因為自己的原因不能如期完成計劃。(是 否)

3。 信奉“凡事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