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說,我可受不了這樣的孩子,我可不敢讓孩子到集市上去。我想閱至此處的讀者們也會有各自的態度,可是我一點不想再多說,那些認為這些對他們有幫助的,必然已經得到了益處;那些認為這些和他們的實際無關的,自然就和他們無關。
小測試
測測你是一個獨立的人嗎?
1。 對於自己的消費,你從來隨性為之,毫無計劃。
(是 否)
2。 出行前,總有別人為你準備行囊。(是 否)
3。 你有很多秘密,要是說出來會嚇人一跳。(是 否)
4。 一旦最好的朋友和你分手,你會不知所措。
(是 否)
5。 你很為別人著想,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別人。
(是 否)
6。 對於家人,你經常報喜不報憂。(是 否)
7。 你想去某地買衣服,但是夥伴們都不願意去,這時你會選擇獨自前往。(是 否)
8。 回家時,即便你知道家裡有人,也自己用鑰匙開門。(是 否)
9。 為了合群,你經常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
(是 否)
10。 面對較大挫折時,你會想要是媽媽(或其他親友、師長)在就好了。(是 否)
說明:第3、5、6、7、8題,選擇“是”得2分,選擇“否”得0分。其餘題目相反。
答案及評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責任
樹語錄?責任
一個人最大的責任感在於對自己負責,這應該是所有責任感的起點和終點。
對事情負責,可以增進自己的能力;對別人負責,可以贏得機遇和信任;對自己負責,可以得到發展。
一旦你拋棄了責任,你也就拋棄了自己。
只要求別人負責任,自己缺乏責任感是幼稚的表現。一個從不隨手拎垃圾袋的孩子,他會以為自己不做也會有人做或者不必現在就做,絕不會想到這種意識將給他的成熟處處添設障礙;同樣,那些從不要求孩子參與家務的父母,他們會以為這是對孩子的愛,並沒有認識到自己在妨礙孩子的成長。兩者都是不成熟,父母的不成熟在於看不到自己肩上培養孩子責任感的責任。
很多人把責任當做負擔,抱怨操心勞累,這是人們對於責任的誤解。其實,有責任需要擔負是一件幸福的事。人到中年萬事忙,上有老、下有小,你喊累,喊操心,可是如果你上面沒有老人,下面沒有孩子,身邊沒有妻子,你就開心了嗎?生命中只有不能承受之輕,沒有不能承受之重。一個人負的責任越大,這個人的成就和社會地位就越高,個人價值感和幸福感就越強,只有那些乞丐流浪漢才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任。
人們對責任感理解的更大盲點在於人們往往忽視了其在負責任的過程中得到的鍛鍊,以及責任感所能激發出的巨大潛能。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的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其中61名傑出人士表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他們的傑出源自他們超人的責任感。請看這次調查的一個個案:
蘇珊非常喜歡音樂,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儘管不喜歡這一專業,但還是學得格外刻苦。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的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卻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蹟。”
當一個人不喜歡也不擅長卻出於責任必須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受到一種珍貴的鍛鍊,至少是對自己的剋制、耐心,以及對自己未知覺的能力開發。顯然,當一個人在剋制自己的時候,他要比他原本強大得多;當一個人對任何事情都有耐心的時候,這個人的前途簡直不可限量;而當一個人進入一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