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笑笑,說:“等我回去再議吧。”
《朱元璋》第五十五章(1)
如果小明王老老實實呆在滁陽,有碗飯吃,又可過皇帝癮,卻非要到金陵來,弄得連吃飯的傢什也丟了。卦象雖主龍鳳皇帝無緣到達金陵,宮殿還是要修的。
一
朱元璋心中揮之不去的那塊心病本來就是小明王,這個不識時務的龍鳳皇帝偏偏不識趣,像模像樣地隔三差五來一個聖諭,儘管都是不鹹不淡的雞毛蒜皮小事,也夠煩人的了。
這天朱元璋與百官正在議事,禮儀官又來報:“龍鳳皇帝有聖諭到。”
劉基看到,朱元璋臉色登時變得煞是難看,但也只是瞬間的事,馬上又變得泰然平和了,並且顯得很謙恭,彈冠振衣起身降階迎聖旨,李善長等雖不情願,也都跟在後面,只有劉基未動,端著茶杯像在看熱鬧。
宋濂碰了他一下:“走啊。”
劉基說:“我從來沒拜過小明王,他也從來不是我的主子,我只認朱元璋。”宋濂沒奈何,猶豫了一下,還是跟眾臣一起跪到了朱元璋身後去接旨。
來使對跪在香案前的朱元璋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聞吳王新克姑蘇,實力日增,已有半壁天下,可喜可賀,今朕欲遷都金陵,諭令吳王前來迎駕。欽此。
朱元璋說了聲“臣朱元璋領旨”,從地上爬起來,接過聖旨。他說了聲“好好款待欽差大人”,轉身往座位走來。
一個人的忍讓都是有限度的。朱元璋幾乎要脫口而出罵祖宗了。這小明王不是得寸進尺,登著鼻子上臉嗎?他以為他是誰?馬打江山驢坐殿,他居然要跑到金陵來騎在朱元璋頭上作威作福了。從前離得遠,朱元璋尊奉龍鳳皇帝,用他的年號,尚無大礙,人人只是把小明王當成個牌位,是個象徵而已。一旦把他接來,一城二主,那豈不是作繭自縛了嗎?
劉基注意到朱元璋臉色極不好看,朱元璋拿著聖旨走到座位上,隨手一擲,那聖旨從案上滾到了地上。
劉基用胳膊碰了宋濂一下,說:“小明王太不明智,這是加速其亡啊。”
宋濂點頭,是啊,聖旨掉在地上,吳王殿下都沒有撿起來。
趁朱元璋不在意時,還是李善長悄悄拾起聖旨,悄悄放在案上。
楊憲問:“殿下真的奉旨去接小明王嗎?”
朱元璋沒好氣地說:“我不是說了嗎?奉旨。”
湯和說出了朱元璋不好說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