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 胡了了
2010年5月4日
1995年到1998年是我求學的四年,也是我成長的4年。生於1979年的我,直到今天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是標準意義上的70後,只知道我們這一代人恰好處在社會意識形態大轉折的關口。至於足球,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段自己的記憶,每個人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不過,我相信,對於大多數和我年紀相仿,成長於中國足球職業化初期的球迷而言,中國足球包括國安的這4年註定會是一段充滿激情、瘋狂和生澀的青蔥歲月。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序二(2)
1995年的夏天,對於我而言不同以往。年輕的我那時對一切都充滿青春所特有的萌動,結束了中考的日子輕鬆而無聊。《中國歌曲排行榜》《校園民謠》《老式汽車》《零點夜話》《浪漫情歌》,我幾乎成了電臺所有晚間節目的忠實聽眾。只是這種隔岸觀火的寄託總是讓我找不到歸屬感,這些細膩瑣碎的感情也讓半大不小的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深感無趣。這一切直到8月8號的一場比賽之後才找到出口,北京國安3∶2力克羅馬里奧領銜的弗拉門戈。雖然此前我甚至不知道足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國安贏球的結果還是讓我記住了南方、高洪波以及高大帥氣的符賓等人。當時感覺,足球居然這麼酷!
然而,當我來到離先農壇兩三站之隔的學校,開始跟著早先一步成為球迷的同學們一起為國安吶喊助威的時候,國安卻在一場令人目瞪口呆的0∶3潰敗廣東宏遠之後陷入低谷。足球,第一次關注它就告訴了我什麼叫做反覆。當然,在那個人們還都單純的年代,京城球迷擦著眼淚的“勝也愛你,敗也愛你”還是給了我足夠的震撼,我無法逃脫地在瞬間被征服。京城球迷或者說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失利的國安將士的寬容,以及對於魏吉鴻的同仇敵愾,甚至讓年少的自己第一次有了一種莫名的衝動,這是一股我們骨子裡所追尋的“並肩戰鬥”的精神!我知道,從此,足球把我劫掠了……
1995年的國安雖然最終沒能奪取冠軍,但是最後一場3∶1大勝廣東宏遠的比賽還是讓我認為,北京國安就是所有甲A球隊之中最好的那支隊伍。1996年賽季初的夢幻中場更是一度讓我以為冠軍就在眼前。等到1996年末,我們不得不接受冠軍旁落的事實的時候,一座足協盃的冠軍又給了我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對於足球或許還不算痴迷,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雖然勝利很遠,但是足球市場的火爆,還是讓我擺脫了學生時代內心深處的孤獨,這份感覺讓我從一開始就對足球充滿感激。
那是一段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充滿足球激情的歲月。《足球》報、《中國足球報》《球迷》《球報》《足球世界》《足球俱樂部》,包括《精品購物指南》的“北京足球”版塊……都是我們趨之若鶩的追逐目標。全班同學集體分看一份報紙的經歷帶給我們太多關於足球單純而美好的記憶。
接下來的1997、1998賽季對於京城球迷而言,註定痛楚大過欣喜。高峰、高洪波的先期出走,以及曹限東、謝峰、鄧樂軍、符賓等人的紛紛離去,對於已經開始嘗試著把足球當做信仰的我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和徹底的顛覆。因為球星喜歡上足球,當我們還不能夠很好地想明白是先有了足球才能夠有球星的時候,這種離去帶走的就不只是一份掛念了。直到現在,恐怕都沒有誰可以說得清楚,這兩年北京足球究竟因此流失了多少球迷。
雖然卡西亞諾、岡波斯、安德雷斯的出現最大程度地彌補了京城球迷精神上關於球星記憶的空白,並且聯手為北京足球奉獻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9∶1血洗宿敵上海申花的經典,並且蟬聯足協盃冠軍,勇奪超霸杯冠軍,在亞優杯上神勇地雙殺日本川崎,但是,這些年的足球還是因為國家隊在亞洲盃、十強賽上的一系列慘痛失敗而讓我們陷入迷茫,甚至激情不再。隨著身邊曾經一直並肩吶喊的人逐漸離去,環顧四周,我忽然發現自己再次陷入隻身一人的孤獨。
這期間,由於在一次課餘的足球活動中意外受傷,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奔波於京城的各大醫院,品嚐著醫患之間多方博弈的各種疾苦,至今依然清晰記得自己在半夜爬起來去同仁醫院、友誼醫院、廣安門醫院的掛號視窗排隊取號的場景。而在此期間支撐我的,就是在另一塊戰場上同樣在和對手“戰鬥”的國安。雖然因為傷病,我對於1998年的國安記憶有些模糊,但是每次傳來的勝利訊息對當時的我都是最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