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還是何老孃的提議,這位沈氏認為有些刻薄的婆婆,何老孃把三姑娘這些年往繡坊掙的銀子一文不差的捏手裡,半文錢都不往外漏,私下攢起來叫莊子上的管事零散的買了田地,如今算給三姑娘,有個十五畝左右的樣子。都到這會兒了,沈氏也得感嘆婆婆的用心,索性直接再給三姑娘五畝,湊個整,說出去也好聽。甭管王氏是因何來提的親吧,知道三姑娘嫁妝不薄,只看何氏這歡喜模樣,想來也不會慢怠了三姑娘。
送佛送到西,養了三姑娘這一場,能給她尋個不錯的婆家,且三姑娘自身能幹,自家再幫襯些,也不枉這些年的情分了。
何子衿個偷聽大王,她聽得一半就拉著三姑娘回屋了,悄與三姑娘說王氏是來給何涵說親的。
三姑娘對何涵不大熟,以往何涵與何子衿倒能玩兒到一塊兒,後來見她就結巴或是臉紅的,不過,因是鄰居,也知何涵是個實在性子,會些拳腳功夫。就是何涵家的環境,三姑娘也瞭解,家裡祖父母是跟著何涵大伯過的,何涵下面兩個妹妹,麗麗年幼,培培也是個率直人,很好哄,且兩家就一牆之隔。三姑娘面兒上也沒什麼羞澀,點頭,“這倒是不錯。”是戶能過日子的人家。
何子衿笑,“以後涵哥哥見著姐姐更要臉紅結巴了。”便是何子衿也覺著何涵不錯。
三姑娘繼續繡手裡的針線,主要,何涵是個穩重人。三姑娘清楚自己的相貌對少年人是極有吸引力的,見她臉紅結巴的不在少數,還有一次她自繡坊回家,一少年見她看愣神,一頭撞樹上的,也是好笑。但,這許多人,唯有何涵是說服了家人來上門提前的,最適合婚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