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寧府行

縣何家。門房倒是知道他家守寡的六奶奶就是碧水縣人,包括打賞頗是豐厚的六奶奶的親爹陳老爺,也是碧水縣人。

待門房弄清楚這彎彎繞繞的親戚關係,沈山一共帶了七簍大螃蟹,其中一簍是給門房的。門房嘆氣,“這些天盡是送螃蟹的。”

沈山笑笑,門房收了螃蟹,進去給通傳了一聲。

寧家六房,寧六爺早早過逝自不提,寧大爺到寧四爺都在外地做官,寧五爺一家留在老家承歡膝下,打理家族事務。寧太太有了些年紀,家裡瑣事便多交給寧五奶奶打理。節下尤其事忙,何子衿一行是用過早飯便來的,算是早了,可等著來寧家走動的人都坐滿一門房了。

何子衿是姑娘家,就坐在車裡,沈山在門房等信兒,一時裡頭通傳,沈山忙去叫何子衿,沈山還進不去,章氏陪著何子衿同寧家出來接人的婆子進去了。

待客的自不是寧五奶奶,看頭上插著兩支金釵,麵皮白嫩卻有了一些年紀,眼角堆積著細細紋絡,身上穿的亦是綢衣,那料子,便是何老孃也沒一件的,一看便知是體面的管事媳婦。何子衿看一眼這媳婦,沒有說話。那媳婦也含笑打量何子衿一回,見她衣裳頗是寒磣,頭上只一支絹花兒並一根銀釵,模樣雖不賴卻是一眼就知出身破落人家。當初,這是此媳婦的看法兒,其實也是事實,甭看何恭身上有秀才功名,論家底子豐厚,不一定比得上寧家有臉面的下人。那媳婦閱人無數,一瞧何子衿就能兒猜度到何家的大致環境的。興許是書香門第使然,這媳婦身上也帶了三分文氣,說話很有幾分客氣腔,笑,“五奶奶如今事忙,吩咐我先過來陪姑娘。”又請何子衿坐,吩咐小丫環上茶。

何子衿坐了,問,“不知您如何稱呼?”

那媳婦忙笑,“我姓趙,大姑娘不嫌棄,叫我一聲趙媽媽就是。”鄉下丫頭就是膽子大,這麼小的年紀就這麼來了。

何子衿點點頭,趙媽媽道,“前兒陳老爺陳太太來過,大姑娘想來不與陳老爺陳太太一道的,就大姑娘一人來的州府嗎?”這麼小的姑娘,如何單身來的州府呢?膽子可真夠大的。

何子衿笑,“我以前在家裡養花兒,前兩天州府不是有鬥菊會麼。族中長輩看我養的花兒還成,就給我要了張鬥菊會的帖子,我家裡父母事忙,因州府有族中長輩照顧,我便帶著花兒來參加鬥菊會的。在鬥菊會上,見了貴府老爺一面兒。我年紀小,沒見過世面,當時也不認得,沒能請個安。如今鬥菊會結束了,我還有兩盆不錯的菊花兒,正好孝敬長輩。大過節的,沒啥好帶的,買了些螃蟹一併帶來。”何子衿還似模似樣的寫了張禮單遞給趙媽媽,並不勉強一定要見寧五奶奶,道,“倘是五奶奶事忙,勞媽媽幫我遞上去吧。”

趙媽媽笑的慈眉善目又帶著大戶人家下人的矜持,接了禮單並不多看,笑道,“姑娘有心了,我這就去回奶奶一聲,姑娘略坐坐喝茶。”

何子衿起身送走趙媽媽。

在這屋裡直坐了直有半個時辰,那趙媽媽又回來了,十分歉意,“實在不巧了,奶奶正在同府尹太太說話兒,一時怕是不得閒。太太應約去了總督府,六奶奶這些天身上有些不好。姑娘放心,您的心意,我一準兒給您遞上去。”

何子衿笑,“麻煩您了。那我就先回了。”

趙媽媽也是辦事辦老了的,何況人家何子衿好歹送了菊花送了螃蟹,忙道,“這怎麼成?大姑娘這老遠的來了,若不留下用飯,奶奶知道必要斥我沒規矩的!這也晌午了,席面兒立碼就得了。大姑娘勿必得留下用飯才好。”

何子衿笑,“我知你們奶奶和媽媽的盛情,只是我家在鄉下地方,馬車走起來也得一天一夜呢。我來州府五六日了,如今鬥菊會結束,該回家了。如今過來一趟,見著媽媽,心到神知,已不枉此行。”

趙媽媽苦留不住,客氣萬分的送走何子衿。

三姑娘剛用過午飯,就見何子衿一行回來了,三姑娘大為訝意,“好快呀。”

章氏嘴快,“去了都是等的工夫,主家根本沒見著,一個管事媽媽接待的我們,說兩句話就回來了,可不快麼。大姑娘飯都沒吃。”

三姑娘目瞪口呆,“那樣大戶,竟不管飯?”還送了好些東西哩!這也忒摳兒了吧!

何子衿笑,“吃那客飯做甚,我跟章嫂子還不如回來吃呢。”

章氏緊緊張張的去,怒火騰騰的回,章氏不知這些大戶人家都是什麼狗屁規矩,只是覺著她家大姑娘送花又送螃蟹的,即便不是什麼貴重物,可現在她家姑娘兩盆花八百兩的價位,送寧家的那